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宏观数据 >> 正文
“调结构”需迈几道“坎”?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0年03月19日 13:20 中金在线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疑成为其传递出的最强音。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看望政协委员、参加多个代表团审议时,多次纵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作“动员”,足见中央对于“调结构”、“促转变”的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高增长,但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部需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证明过分依赖世界市场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有其自身的缺陷,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人民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阶段性胜利后,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成为应对危机冲击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当前,在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目标后,“调结构”无疑成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之一。

  笔者以为,下一步中国经济要实现“调结构”的华丽转身,仍需迈过几道“坎”。

  首先,仍需平衡好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投资,轻消费”,两者失衡的矛盾十分突出。去年中国经济虽然实现了“保增长”,但经济增长失衡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尤其是2008年末开始实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仍然体现了“投资独大”的局面。温总理说,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需要政府的大智慧。在调结构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成为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中国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需要实现转变。今年初,在沿海地区爆发了较大规模的“用工荒”,这其实正是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的加速实现。伴随着中国的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广大农村地区的80后与90后开始登上社会舞台,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变化,东南沿海地区再走依赖廉价劳动力、低附加值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有必要对目前的产业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进行有序的产业转移。而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的区域振兴规划,则给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有望加速中国经济的区域结构优化。但需要指出的是,各区域必须按照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区域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明确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整个国家的产业布局才会趋于合理,才能避免可能出现的产能严重过剩、重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再次,从去年开始,“低碳”

  这个词语渐渐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在今年的“两会”上,“低碳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一方面,国内能源稀缺的约束、环境恶化的压力,迫使我国必须彻底变革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促使产业转型,走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道路。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把低碳经济视为下一轮的经济增长点。毫无疑问,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制高点”。但是,抢占制高点的道路势必不会平坦,除了技术和人才壁垒,“碳排放”很可能成为横亘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又一壁垒。此外,我们还不得不正视去年很多新能源项目在各省仓促上马,造成风能和多晶硅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因此,如何加快发展,合理布局新能源和低碳经济,这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给予明确而清晰的规划。

  最后,调结构需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此前,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我国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可以说,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而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是创新型国家建成的基础。中国经济要转变发展方式,迫切需要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特别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调整经济结构时不我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硬仗,也是历史和时势赋予的巨大机遇和使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结起来就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当前,我们应在继续巩固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趋势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在“调结构”、“促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收藏到 博采 百度】【推荐】【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4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