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停留在理论上的楼市二次调控,近期或许会突然现身。市场传闻,国务院多个部委将在近日联合对外发布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文件,进一步落实今年4月份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被称为史上“最好的”“最严厉”的“新国十条”发力将近半年,近期全国楼市呈现回暖端倪,个别地区惊现量价齐涨异象。公众不禁诘问,中国楼市是不是中了“愈调愈涨”的魔咒?公众也有理由担心,此轮调控是不是又要重蹈“涨价—调控—再涨价—再调控”覆辙,重陷“屡涨屡调屡调屡涨”怪圈?我承认,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坊间风声鹤唳出现诸如“二次调控”传闻,以表达“柳暗花明又一村”众望,应当说是意料中事。问题是,“二次调控”会不会横空出世“麻雀还在天上飞”,谁也不能保险笃定。进一步说,即便所谓的“二次调控”真的如期而至,又当奈楼台市几何?
老实说,当下中国楼市调控并不缺少政策,而是缺少执行力度和落实到位。不客气地说,近年数轮房地产调控之所以未能走出“屡涨屡调屡调屡涨”怪圈,有调控政策无的放矢、剑走偏锋成因,但我更相信,监督部门执行和地方政府落实不力甚至消极抵制才是最重要成因。因为,就算调控政策真有先天软肋瑕疵,只要部门执行和地方落实到位,也不至于落得“愈调愈涨”下场;反之,再好的调控政策,设如部门执行不得力地方落实不到位则必致“拳头打在棉花上”,照样导致“愈调愈涨”结局。这一认知大抵已成为目下业界学界政界的共识。
令人诟病的是,“屡涨屡调屡调屡涨”怪圈已然衍生不妙后果,民众对房价的不满正在转向对调控的不满。27日《人民日报》刊发网络调查显示,超八成网友认为当前“国十条”调控政策落实不力。究其原因,网友选择排在前三的分别为“地方政府在调控中没有尽职尽责”、“调控政策没有完全落实,效力被市场消化”、“监管机构对违规开发商处罚不够严厉”。
民众对调控不满比对房价不满更可怕。因为,后者可以通过藉以持续调整改进调控政策,有可能或最终势必迫使房价回归理性;而前者不消弭,则不利于政策顺畅实施进而逼迫房价回归理性。近年历次让公众寄予厚望的调控“重拳”“给合拳”落空,让不少民众心灰意冷,调控在民众心理上业已产生“狼来了”效应。现时,面对购买力与房价剪刀差扩大趋势,不少越等越买不起房的居民宁愿信任志强“迟买不如早买”的劝告,而不信调控政策和媒体表态。“狼来了”昭示一个朴素道理,一而再再而三虚张声势失信于人,结果势必导致相对人逆反心理。到头来,当“狼”真的来了别人反而不信了。同理,楼市调控一旦失去民众信心的策应配合,再好的调控政策再到位的执行落实恐怕也难以如愿以偿,甚至适得其反。
就本轮调控观察,“一次调控”尚未用足,根本无须臆测“二次调控”。“新国十条”中除了第三条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地外,其他措施大抵尚处刀枪入库存而未用状态。比如“新国十条”曾明确要求,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住建部、监察部等部门要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然而这一貌似严厉的话说过近半年,一些热点城市至今也未出台相关细则。“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的人们到是见了不少,被“追究责任”的却一个也没有,如是“稻草人”执行力被普遍认为楼市难以调整到位的主因。
我注意到,26日国土部和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要求坚决贯彻落实“新国十条”政策、继续抑制房价上涨、促进房价地价合理调整。在我眼中,其中并无超过“新国十条”的实质内容,因此,我不信“二次调控”之说,我顶多相信其只是推高坊间意测“二次调控”的预期信号。
信心比黄金重要,楼市调控须臾离不开民众信心支撑。解铃还须系铃人,本轮调控亟须找回部门执行力和地方落实力,从而拯救恢复民众信心。退一步说,即便真的盼来“二次调控”,也同样须要先找回部门执行力、地方落实力和民众信心。因为无有后者,遑论“二次调控”,纵有“N次调控”又有何益?
拯救民众信心比臆测“二次调控”更紧迫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央企投资400亿助“中部崛起” 95%属能源项目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结束八连涨 回落101个基点
·假反弹还是真虚火 机构料9月多项经济指标回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
·专家重估2009年房价 称按新统计方式至少涨两
·前8月工业利润增长55% 增速持续下降
·工信部:前三季度工业增速或达16%
·工信部:今年工业增速有望达到13%—14%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结束八连涨 回落101个基点
·假反弹还是真虚火 机构料9月多项经济指标回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
·专家重估2009年房价 称按新统计方式至少涨两
·前8月工业利润增长55% 增速持续下降
·工信部:前三季度工业增速或达16%
·工信部:今年工业增速有望达到13%—14%
·应鼓励险资入市大建公租房
·前8个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超2.6万亿
·恒生料今年内地GDP增9.5%
·工信部:前三季度工业增速或达16%
·前8月工业利润增长55% 增速持续下降
·前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5%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结束八连涨 回落101个基点
·假反弹还是真虚火 机构料9月多项经济指标回
·前8个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超2.6万亿
·恒生料今年内地GDP增9.5%
·工信部:前三季度工业增速或达16%
·前8月工业利润增长55% 增速持续下降
·前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5%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结束八连涨 回落101个基点
·假反弹还是真虚火 机构料9月多项经济指标回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