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采访了新上任的奥地利联邦商会亚澳事务部主管维尔纳·索姆韦伯。对他来说,谈起中国谈起中国总有说不完的话题。1988年——1992年,索姆韦伯曾任奥地利驻香港地区贸易总代表。1994年,他又被派往上海创建奥地利驻上海地区经贸代表处,并担任总代表长达8年之久。据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做生意的奥地利企业还很少,但奥地利联邦商会就已经意识到上海在亚太地区独特的商业、金融和贸易中心地位,以及未来中国市场无限的发展潜力。正是基于这种认知,中奥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深入,特别是近两年来,即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奥经贸关系也实现了连续快速发展。
索姆韦伯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是奥地利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奥地利在欧盟外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按照奥地利联邦统计局公布信息,2009年,对华进口贸易总额较前一年同比下降了9.9%,对华贸易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7.5%,双边贸易发展快速平衡。2010年上半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奥地利对华贸易额近37亿欧元,其中进口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7%,出口额同比实现快速增长,增幅达到了42.4%。中国已经成为奥地利的第9大出口国,较2009年提升了3位,对奥地利出口经济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伴随着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将中国作为投资地对奥地利经济的意义越来越重要。目前,在华奥地利企业已经达到370多家,拥有630多个生产基地或者销售代表处。“奥地利制造”的产品和技术在中国机械设备、医疗设备、环保和能源技术等专业市场领域具有很强竞争力。索姆韦伯表示,在奥地利联邦商会“走向国际战略”的推动下,他任内的目标就是要帮助更多的奥地利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努力实现联邦商会指定的在未来5年将对华出口占奥地利外贸总额的比例从目前的2.1%提高到4%,对华出口额从20多亿欧元提高到40多亿欧元的宏伟目标。
索姆韦伯认为,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证明中国是“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基石”。尽管“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范围的需求大幅下滑,但过去两年中奥双边贸易发展水平却十分令人满意。”过去几年,中国意识到研发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后,大量研究计划启动,大量资金同步注入,特别是“十一五计划”确定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和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能源、环保技术的最重要的增长市场。持续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和迅速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对能源、污水和垃圾处理产品和技术的需求,为包括奥地利相关企业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了市场,帮助他们应对危机。
谈到举世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索姆韦伯认为,对于奥地利来说,世博会为加深中奥双边经贸关系提供了一个最佳机遇。令人高兴的是,奥地利把握住了这一良机。在世博会召开期间有大量奥地利经济和企业代表团访问中国,奥地利九个联邦州也派出许多代表团,奥地利总理和许多部长也在此期间访华,传统经贸关系通过世博会得到了深化和扩展。世博会让奥地利经济界更加了解中国,也让更多奥地利企业能够到中国实地感受,与中国其企业的许多新的经贸联系由此建立。如果中奥经贸关系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他相信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奥地利欧盟外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世博会的推动下,中奥两国近年来的重大经贸互动不断。10月上旬,中国私营企业家代表团首次访问奥地利,在商会的组织下与25家奥地利知名企业交流经验,探讨合作可能。期间,奥地利瓦莫德公司与中国海南航空公司签署备忘录,将共同在海南岛合作建立一座健康中心。自2009年中旬以来,奥地利的奥钢联集团、蓝茨公司、恩格尔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先后在秦皇岛、南京、上海等地建立新的合资企业,中国西飞集团收购奥地利FACC公司,一系列重大商业投资加固了双边贸易纽带。展望2011年,也是中奥两国建交40周年,以及奥地利驻香港贸易代表处成立50周年,在索姆韦伯向记者展示的一份奥联邦商会安排的活动日程表上,从今年10月到明年年底,计划中的双边商贸活动近30场。举办地点包括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深圳、南京等大中城市,也包括奥地利的维也纳、格拉茨、林茨、布雷根茨等主要城市,活动形式包括高级商务代表团访问、行业和企业洽谈活动、参加展会活动等等。同时,奥地利联邦商会还计划与奥中友好协会联合举办大型双边经贸论坛,将中奥商贸往来进一步推向高潮。
中奥经贸实现连续快速增长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对央行后续加息政策应合理预期
·周其仁:中国经济资本输出及民企力量
·黄桂田: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重在质量
·经济“软着陆”后须防范资产泡沫
·量化宽松或常态化
·经济预期现鸿沟 货币政策趋势费思量
·郭田勇:汇率渐进性升值是发展经济最佳选择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4.7%
·周其仁:中国经济资本输出及民企力量
·黄桂田: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重在质量
·经济“软着陆”后须防范资产泡沫
·量化宽松或常态化
·经济预期现鸿沟 货币政策趋势费思量
·郭田勇:汇率渐进性升值是发展经济最佳选择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4.7%
·谢国忠:提高利率 扎紧篱笆
·央行顾问称应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4.7%
·郭田勇:汇率渐进性升值是发展经济最佳选择
·流动性过剩又回潮 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经济预期现鸿沟 货币政策趋势费思量
·周其仁:中国经济资本输出及民企力量
·未来五年经济增速将逾8%
·央行顾问称应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
·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4.7%
·郭田勇:汇率渐进性升值是发展经济最佳选择
·流动性过剩又回潮 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经济预期现鸿沟 货币政策趋势费思量
·周其仁:中国经济资本输出及民企力量
·未来五年经济增速将逾8%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