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投行市场中,IPO是个绝对的流行词。但别忘了,还有一个经典词――再融资。如果说IPO是一场中小盘公司和平安、招商这类新锐型券商的狂欢派对,那么再融资便是一场银行大蓝筹和中金、中信等老牌贵族的豪门盛宴。
有一组数字你可能忽略了。据理财周报投行实验室统计,今年前11个月,61家投行保荐承销总额高达13351.19亿。其中,IPO融资4400.59亿,占比33.4%。其余66.6%都是通过再融资方式进行的。
也就是说,其余8950.6亿融资是通过再融资方式进行的。其中,4865.9亿是通过发行债券实现的。这说明,A股融资能力最强的方式不是IPO,而是再融资;而融资能力最强的再融资方式不是增发,也不是配股,而是发债。
你不得不承认,虽然中小公司凭借创业板、中小板华丽登场已成为历史必然,但大蓝筹在融资上仍有着天然优势,大蓝筹仍是市场“吸金”主流。
尽管IPO炙手可热,但不少投行人士却坦言,更爱再融资,尤其是发债。用一位投行人士的话说是,虽然发债收益低一些,但风险也小一些,债券基本不愁发,承销压力不大,比拼的是“人脉和关系”。
谈及为什么不“给力”IPO融资,中信证券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仍在观望,因为难以判断未来两年IPO能否延续今年的风光。该投行人士的困惑代表了大部分在大项目中徘徊的大投行患得患失的心态。对他们来说,发债,尤其是大银行、大蓝筹的发债是恒温的、可持续的,不像IPO这般难以琢磨。
再者,真正的大客户其实隐在再融资中。在再融资领域,投行们的大客户是银行和“601”大蓝筹。这些大客户再融资动辄几百亿,大投行往往一两单管饱,创业板、中小板IPO这点饼,自然也就难入大投行的法眼。
再融资和银行天然有联系。虽然没有了房地产这个传统再融资大户,但今年以来,银行赶集式的再融资,大投行的日子还是过得不错。今年以来,共有9家银行在A股进行增发和配股,融资总额高达1791.6亿元,占增发配股融资的53.2%,12家投行参与其中。中金是唯一一个拿下四大银行再融资项目大满贯的投行。
期待看到更多有活力、经得起市场持续考验的优质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出现在再融资市场,期待看到更多新兴投行挤进再融资市场。毕竟,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本期,理财周报分别梳理出增发配股、债券发行承销金额前十名投行,且看它们如何在再融资市场“点石成金”。
61投行赴8951亿再融资盛宴 9银行喂饱12家投行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数据精选:下周将报复性上涨的股票(附股)
·看数据选牛股:主力加码50只潜力股(12.2)
·看数据识风险:主力狂抛50股(12.3)
·数据精选:明日将报复性上涨的股票(附股)
·震荡走弱 早盘主力资金大肆出逃40股(表)
·主力资金12月3日增减仓行业个股一览
·蓝筹护盘 主力资金净流入20股(表)
·高开震荡 主力早盘2000手大单抢20股(表)
·看数据选牛股:主力加码50只潜力股(12.2)
·看数据识风险:主力狂抛50股(12.3)
·数据精选:明日将报复性上涨的股票(附股)
·震荡走弱 早盘主力资金大肆出逃40股(表)
·主力资金12月3日增减仓行业个股一览
·蓝筹护盘 主力资金净流入20股(表)
·高开震荡 主力早盘2000手大单抢20股(表)
·消费行业黄金十年 自下而上挖掘“10倍股”
·主力资金12月3日增减仓行业个股一览
·本周解禁规模1172亿元 中国中铁独占四成
·主力机构最看好的股票(12.6)
·每日精选个股评级预测(12.6)
·静待政策明朗 38亿巨资流出医药化工(表)
·沪市融资融券数据(12/3)
·近期主力机构主动增减仓前50股(附股)
·主力资金12月3日增减仓行业个股一览
·本周解禁规模1172亿元 中国中铁独占四成
·主力机构最看好的股票(12.6)
·每日精选个股评级预测(12.6)
·静待政策明朗 38亿巨资流出医药化工(表)
·沪市融资融券数据(12/3)
·近期主力机构主动增减仓前50股(附股)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