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首次明确了货币政策基调的转变。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这其实在大多数基金的意料之中。但是,这个货币政策的稳健到底如何体现,到底会执行到什么程度?基金公司的烦恼开始增多。
担忧货币紧缩矫枉过正
《大众证券报》本周查阅了36家基金公司的基金周报,发现基金公司对紧缩的担忧较为普遍。很多基金担忧,紧缩政策可能矫枉过正。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紧缩政策的定调明确,我们判断市场焦点将转为担心紧缩程度,特别是有可能出现阶段性超调,特别是信贷控制,矫枉过正,给下阶段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干扰和波动,担心超调政策和地产调控的收缩效应将在明年二季度前后发生共振。”银华基金说。
“紧缩是对应着通胀出来的,当压通胀成为政策的主要目标时,紧缩就成为目前的政策重点。紧缩的方法是什么呢,主要是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升息。”博时基金说。
“央行近期频频采取紧缩措施,表明从去年年底开始的政策紧缩周期依然延续,市场之前再次放松的预期落空。事实上,近一年来的政策面都是收紧的。而下一个政策的不确定性,在于进一步的价格行政管制,以及明年信贷规模的确定。”南方基金说。
“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是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也是货币条件回归常态的主要表现。在此政策背景下,进一步出台措施回收流动性抑制通胀发展等货币紧缩的预期持续存在。”大成基金说。
“政府有可能加强加息周期开启的预期,例如开始连续的小幅加息。”交银施罗德说。
短线谁都不敢断言
尽管忧心忡忡,但大多数基金依然认为,大盘没出现什么大问题,中长期肯定看好。只是,没有一家基金敢说,大盘短期就能走好。
“通胀担忧有望缓解,经济中长期向好趋势并无改变的大背景下,下跌或是最后一跌,市场会缓慢上扬,过程或有反复,结构性牛市仍将继续。当通胀见顶回落而政策放松预期出现时,市场有望重拾升势。但是,市场的压力并未完全解除,短期缺乏全面、持续、有力度的做多动力。在靴子落地之前,市场或无较大动作,短期仅以技术反弹为主。”大成基金的说法很有代表性。
华安基金则表示,大幅下跌已经反映了市场对于紧缩有了比较充分的预期,市场风险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如果量能水平有进一步放大,倾向判断指数走高的可能性偏大。
“宏观调控不会以打压股市为代价,市场的下跌震荡有反应过度之嫌。”上投摩根说。
“市场走势受到紧缩政策较大的影响,市场偏防守的行业特征会持续下去,直到市场对未来紧缩的预期发生改变。”博时基金说。
寻求确定性的配置
因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基金们开始寻找那些有确定性的东西。不过有意思的是,到底什么有确定性,不同的基金想法不一致。有的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是确定的;还有的认为,低估值才是确定的。
“关注那些不受通胀和紧缩影响的智能电网、TMT 等行业。”博时基金说。
“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的七大新兴产业仍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关注的热点。”南方基金这样说。
大成说:“核心配置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相对很小的稳定性板块,对周期性板块进行战术性配置,战略性配置新兴产业板块。继续看好兼具防御和成长的消费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市场表现。”
“目前在市场震荡反复当中估值处于底部的大盘股的投资价值在进一步显现。”上投摩根等基金表达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业绩高成长、年报超预期和高送配的股票有望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长信基金发出了第三种声音。
担忧货币紧缩矫枉过正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专家称2010年潜在通胀达38% 远高于官方数字
·再次加息 央行还在等什么
·11月CPI等数据即将公布 本周末迎加息敏感窗
·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5个月达3400亿元
·11月CPI或高达4.75% 超半数机构预测年内加息
·发改委:12月CPI不会“破五”
·11月CPI将达年内峰值 本月加息概率大
·再次加息 央行还在等什么
·11月CPI等数据即将公布 本周末迎加息敏感窗
·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5个月达3400亿元
·11月CPI或高达4.75% 超半数机构预测年内加息
·发改委:12月CPI不会“破五”
·11月CPI将达年内峰值 本月加息概率大
·谢国忠:中国须提高利率 应该立刻增加三个百
·社科院预测明年GDP增长10% 建议调控“稳”字
·社科院预测明年GDP增长10%
·近期菜价涨跌调查:市场与市长 谁说了算
·货币政策向稳健回归 理财产品收益率看涨
·易宪容:“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内涵
·11月CPI等数据即将公布 本周末迎加息敏感窗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5个月达3400亿元
·社科院预测明年GDP增长10% 建议调控“稳”字
·社科院预测明年GDP增长10%
·近期菜价涨跌调查:市场与市长 谁说了算
·货币政策向稳健回归 理财产品收益率看涨
·易宪容:“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内涵
·11月CPI等数据即将公布 本周末迎加息敏感窗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5个月达3400亿元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