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明涛
犹如一场闪电战,投资者尚未及时反应,便已被深度套牢。
华锐风电(601558,收盘价77.87元)上市两日暴跌13.48%,秀强股份(300160,收盘价33.29元)、西泵股份(002536,收盘价35.40元)、海立美达(002537,收盘价36.02元)纷纷“失守”发行价,2011年发行的新股进入全线告急状态。
IPO新规出台旨在合理规范询价,一直被认为可以让中小板、创业板新股发行价以及发行市盈率回归理性。然而,随着创业板、主板新股发行价屡创纪录,管理层这一剂药虽然苦口,但看来疗效欠佳。中小投资者不仅打新收益骤降,还得时刻提防中签新股破发;机构资金网下申购成“瓮中之鳖”,3个月内没有任何出逃可能,频繁炒新却又屡屡被套。
“破发”空袭,新股到底怎么了?
最严重破发潮来袭 IPO新规后超三成新股破发
“打新屡中屡亏,新股不败已成为传说。”面对近来惨淡的新股走势,不少投资者发出感慨。
的确,2010年末IPO超速发行的后遗症已经开始显现。随着市场频频走弱不给力,场外资金观望气息浓重,引发了又一场新股“空难”。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截至1月14日收盘,2011年上市的16只新股中,已有6只破发,破发率达到37.5%;IPO新规实施后发行上市的59只新股中,目前也已有20只新股破发,破发率同样高达33.9%。A股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发潮来临了。
新股不败神话破灭
平均上涨8.64%,2011年16只新股的表现可能大大出乎投资者意料,除了海南橡胶(601118,收盘价10.56元)走势强劲外,其余15只新股显得格外平淡甚至是低迷。
开年第一个交易日,交易所不同寻常地安排了5只创业板新股和一只主板新股上市,股价低、题材好的海南橡胶受到各路资金追捧,疯狂上涨,而5只创业板新股则相形见绌,没有任何亮点。其中,发行价较高的安居宝(300155,收盘价44.86元)开盘仅1分钟便惨遭破发,成为2011年首只破发的新股。另外,不受资金关注的振东制药 (300158,收盘价36.78元)则于上市次日破发。
1月10日和11日,中小板连续迎来两只新股上市,这一批新股的彻底溃败,为整个新股持续走低埋下伏笔。海立美达上市首日尾盘跳水破发,连续走低后,目前股价仅为36.02元,较其发行价累计下跌9.95%,西泵股份顽强抵抗数日后,于1月14日破发。
1月13日,又一次出现6股齐上市的盛况,这也彻底压垮新股,主板发行价最高的华锐风电未经丝毫抵抗,开盘即告破发,秀强股份则是又一只开盘破发的新股,其余4只创业板新股涨幅在13%上下。
从这3批新股上市的表现来看,一次弱于一次,换手率也是节节走低,它们的“不给力”也导致次新股全面崩盘。2011年以前,IPO新规后仅有3只个股破发,而2011年9个交易日过后,新规后上市新股破发的数量便陡增至20只。
新规实施后三成多新股破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在IPO新规实施以来,A股一共发行上市了59只新股,不过由于难以抑制发行价过高的局面,这些新股给投资者带来的伤痛大于欢喜。
可以说,目前能让投资者津津乐道的新股屈指可数。涪陵榨菜(002507,收盘价24.93元)凭借发行价低的优势,首日遭到资金猛炒,盘中曾3次停牌,最大涨幅超过200%;光正钢构(002524,收盘价28.36元)上市首日正逢钢构概念热炒,股价自然一飞冲天,涨幅超过150%;海南橡胶因独有概念,加上橡胶期货连创新高,引起炒新资金兴趣,首日涨幅也曾一度超过100%。值得注意的是,这3只遭到爆炒的新股发行价无一例外地全部低于16元。
目前,除了2011年上市破发的6只新股外,包括英飞拓(002528,收盘价47.95元)、齐峰股份(002521,收盘价38.44元)在内的14只新股也惨遭破发,20只破发股占到上市59只新股中的33.9%。另一方面,通源石油(300164,收盘价52.73元)、先锋新材(300163,收盘价26.15元)、林州重机(002535,收盘价25.90元)、昌红科技(300151,收盘价34.26元)、科士达(002518,收盘价33.50元)、香雪制药(300147,收盘价34.39元)以及大连港(601880,收盘价3.89元)7只新股股价较其发行价涨幅不足5%,随时面临破发风险,倘若继续走低,IPO新规后上市的新股恐面临半数破发的窘境。
最严重破发潮来袭
三成多新股陆续破发,破发频率已经超过了去年5~7月,成为A股史上最严重的破发潮。
据资料显示,A股历史曾出现4轮破发潮。除了本轮以外,最近一次发生在2010年的5~7月期间,在这段时间里,两市共有19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有20只新股在上市后不久也跌破发行价,走势极其低迷。
较早一点,2010年1~2月份也有过一次新股密集破发的情况,不过当时主要以主板新股破发为主。如中国化学(601117,收盘价5.25元)、正泰电器(601877,收盘价22.94元)和中国西电(601179,收盘价7.79元)。
而新股上市首轮破发则要追溯到2004年中小板推出前后,当年6月14日广汽长丰(600991,收盘价14.07元)上市首日微涨6.5%,不过好景不长,第五个交易日股价便破发;之后6月29日上市的济南钢铁(600022,收盘价3.47元)则在交易次日破发。中小板开市后,苏泊尔(002032,收盘价22.58元)于当年8月17日开盘破发,首日跌幅达到8.27%;之后,美欣达(002034,12.97元)也于上市首日破发。
炒新打新皆受困 最“悲剧”机构被套8股
新股频频破发下最大的“牺牲品”是谁?是中小投资者还是机构?
也许之前市场对这个答案还有一些争议,而到如今,随着机构网下认购采取摇号,配售股份数量的暴增,获配机构目前账面价值可谓大幅缩水。另外,近来机构沉迷于炒新,不少资金已经惨遭套牢,深处两面受困的绝境。
机构炒新“不给力”被套
一直以来,炒新都是游资们的拿手好戏,圣莱达、中超电缆以及光正钢构都曾是他们爆炒的“杰作”。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游资们降低了对新股的热情,机构却接力猛炒,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他们激进的操作手法令其损失惨重。
1月11日,林州重机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收于29.09元,涨幅不足20%,在该股当日交易席位中,有4家机构疯狂买入,其中两家机构分别买入3365.04万元和3041.03万元,排在买入金额席位前两名,另外两家机构也累计买入3700多万元。
4家机构同时买入一只新股,在中小板以及创业板市场上极为罕见,但是,机构的青睐却未能换来林州重机的大涨。1月12日,林州重机早盘冲高至30.14元后便失去了上行动力,股价持续下跌,尾盘报收于28.53元,单日下跌1.93%。而在这一天中,一家机构买入该股1954.44万元,比买入金额席位居第二的广发华福福州一营业部多买了1000多万元。1月13日,林州重机继续下探,收于28.21元。1月14日,该股午后大幅跳水,最终收于25.90元,单日跌幅达8.19%,股价也创了上市收盘的新低。尽管暴跌逾8%,仍然没有挡住机构做多的热情,据公开交易信息显示,当日一家机构买入林州重机513.28万元,虽然依旧排在买入金额席位第一,但是买入金额已经大幅缩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计算,炒新机构目前至少已经买入林州重机432.74万股,账面浮亏或已超过1400万元。
另外一只让机构疯狂介入却被套牢的个股是新研股份。作为IPO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新股,新研股份上市前并不被太多投资者关注,然而其首日涨幅超过50%,表现格外突出。当日3家机构买入该股,买入金额分别达4191.2万元、3901.53万元和2191.02万元。交易次日,又有4家机构买入新研股份,累计买入金额超过5000万元。之后,一家机构在新研股份创出上市新高当日买入986.54万元,完成建仓。机构连买3天后,新研股份股价开始出现回落,近3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7.1%,目前95.49元的收盘价已经远低于机构的买入成本。
此外,机构曾大举买入的山东矿机、英飞拓、昌红科技、世纪瑞尔以及香雪制药等个股,股价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套牢了不少炒新机构的资金。
云南国际信托“梦断”新股
相比在二级市场炒新被套,不少打新机构损失更为惨重。
IPO新规实施之后,网下机构认购中小板、创业板新股不再是人人平等,平均分配,而变成了采取摇号的方式,运气好的机构将成功获配。由于网下认购股份增多,因此一旦新股走差,机构浮亏金额将非常大。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IPO重启后已经破发的16只新股中,天顺风能、江苏旷达以及天桥起重网下配售单一账户获配股份均超过了100万股。截至11月14日收盘,天顺风能较其发行价下跌5.78%,江苏旷达和天桥起重的跌幅分别为1.79%和1.03%,因此获配这3只个股的单一账户账面浮亏已经分别达到165.6万元、45万元以及32万元。
在对数据进行统计时记者发现,有一家机构打新屡屡中签,可谓运气超“好”,但是中签个股纷纷破发,这让该机构苦不堪言。
记者注意到,在网下询价期间,证券公司和基金参与程度最高,而信托公司、保险等机构参与度并不太高,因此中签机构往往被证券公司和基金占据。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云南国际信托这家公司对网下询价以及打新的热情远高于其他信托,而其旗下产品的中签率也是颇高。面对屡屡破发的新股,真不知道该信托公司应感到幸运,还是不幸。
资料显示,云南国际信托旗下产品的云信成长2007-3号·瑞安(第三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自营账户分别获配南方泵业57万股;云信成长2007-3号·瑞安(第三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云信成长2007-2号(第十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分别获配科泰电源50万股;云信成长2007-3号·瑞安(第二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获配海立美达62万股;云信成长2007-2号(第一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云信成长2007-2号(第十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云信成长2007-2号(第二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分别获配齐峰股份74万股;而其他产品还获配瑞凌股份70万股、中顺洁柔50万股、英飞拓67万股以及天桥起重160万股。
在上述已经破发的8只个股中,由于获配齐峰股份累计达到222万股,该信托公司账面浮亏已经高达679万元;而跌幅最大的海立美达,也已经让其蒙受了247万元的账面浮亏。
除了云南国际信托外,中银国际证券中国红货币宝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招商证券现金牛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自营投资账户、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以及华夏基金也被多只新股套牢,账面浮亏均超过了500万元。
两原因致新股低迷投资者打新需“三步走”
打新被套,炒新也被套,新股到底怎么了?
IPO新规实施以来,新股过高的发行价以及发行市盈率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反而持续走高,不少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扩大的询价群体直接导致上市公司的发行价不断创出新高,助长了市场的投机行为。那么,面对如此低迷的新股市场,投资者将如何选择新股申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后发现,或许只有遵循“三步走”的方式,方能在逆境取胜。
高询价成致命伤
“罪魁祸首就是高发行价,不仅抑制了炒作空间,还加大了破发风险。”深圳一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事实上这种说法不无道理。IPO新规首先扩大了询价群体,其次便是要求中小板、创业板新股网下申购采取摇号,从这一点不难看出,监管层最终目的还是要规范询价制度,避免“漫天要价”式的询价方式出现。不过从最终实施结果来看,新规下的询价机制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
记者注意到,新规出台后的前几批新股,网下参与询价机构往往超过100家,多的时候甚至达到200家以上,多机构询价也让前面几批新股发行价更为合理,很少有超过40元乃至50元高价发行的个股出现。然而随着汤臣倍健以110元高价发行,似乎又一次刺激了网下机构“喊价”的行为,之后的英飞拓、新研股份、天立环保以及恒泰艾普等7只个股发行价均超过50元,而多只创业板新股发行市盈率更是接近100倍,甚至超过了100倍。
有市场人士分析称,在首发估值过高的局面下,绝大部分蛋糕被发行人切走了,留给其他投资者的空间很小,导致发行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极不平衡。正是这种不平衡,最终促成了小盘新股网上和网下打新收益持续下滑。
记者在统计多只已破发新股的网下询价情况时发现,经常参与网下询价的机构有不少都存在高询价的问题。例如,浙商汇金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网下给予南方泵业、金杯电工以及齐峰股份3只新股询价分别为40元、40元以及57元,目前,上述3股股价仅为36.75元、31.46元以及38.44元,较该机构询价时大幅缩水。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给予英飞拓和科泰电源的询价也分别达到60元和50元,而两股当前股价仅为47.95元和37.33元,也与询价时相差甚远。
此外,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以及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等机构也均有高询价的风格,这些机构屡屡抬高发行价,最终“受伤”的只有中小投资者以及“不幸”中签的机构。
行情低迷成“帮凶”
除了高发行价和高市盈率制约新股走强外,目前市场疲弱的环境以及低迷的交投情况,也是导致新股走弱的“帮凶”。
进入2011年以来,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连连下跌,两个市场的每日成交金额也在不断走低。近一周以来,中小板日均成交金额仅在250亿元上下,远不及去年11月下旬至12月震荡行情时400亿元上下的日均成交金额,更比不上11月份前后上涨行情的650亿元上下的日均成交金额。
成交金额的极度萎缩说明场外资金观望氛围浓重,没有了资金的热烈参与,新股自然难以走强。从创业板最新5只新股上市首日成交情况来看,除了通源石油首日换手率还能接近80%以外,其余4只新股首日换手率均低于70%,其中,首日破发的秀强股份换手率仅为33.18%,几乎没有多少资金愿意参与炒作。
上述市场人士认为,由于打新资金首日卖出概率极大,如果没有资金积极参与炒作并抬高股价,接盘卖单,新股自然难逃破发命运。因此,投资者在关注新股或者是参与炒新时,对于他们换手率的变化一定要注意,对换手率极低的个股,尽量不要参与炒作。
打新需“三步走”
那么,在市场疲软、新股“不给力”的时候,投资者应采取怎样的打新策略?或者是否就此放弃打新呢?
大通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吴 此前认为,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从网上申购收益敏感性分析来看,2011年主板网上申购的优势依旧较大,中小板次之,最后是创业板。但由于主板发行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建议当同时出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申购之时,首选主板、其次是中小板、最后才是创业板。如果资金量足够多,可以全部申购。
安信证券投资顾问廖亮也表示,投资者在参与打新时,应事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提高一定的安全边际。首先应关注它们所处的行业,如果属于热门或政府扶持的行业,当是首选;其次是看股本,总股本不能太大;再次还要考虑发行市盈率和绝对价格。
同时,一资深打新股民李先生也透露了他的打新经验,“从我近一年的打新过程来看,如果一周有多批新股发行,且申购资金不能重复利用时,选择第一批新股申购最佳,而选择的股票股价以及发行市盈率均不能太高,除非是有特别好的题材股或者是成长性极佳的个股。如果一周只有一批新股上市,这就要简单得多,从新股所处行业前景、公司发行价以及成长性综合考虑,选择一只个股申购。”
当然,对于喜欢打新的投资者来说,对风险也必须好好控制。吴 分析认为,2011年的打新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风险。从系统风险而言,有可能出现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突发事件对市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等。而从非系统性风险角度来说,也可能出现新股发行制度再度改革、市场反弹势头转为跌势从而导致新股首日破发再现等现象。
16只上市6只破发 A股上演史上最惨烈破发潮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华锐风电首日破发跌一成 打新者全军覆没
·1月14日五只创业板新股申购指南
·华锐风电破发 两大机构或亏损数百万仓皇出逃
·主板最贵股华锐风电今日上市
·华锐风电事故三人死亡 尉文渊80亿暴富如何心
·华锐风电破发令机构自吞恶果
·沪市股王华锐风电今日上市
·最贵股破发 尉文渊损失7.7亿
·1月14日五只创业板新股申购指南
·华锐风电破发 两大机构或亏损数百万仓皇出逃
·主板最贵股华锐风电今日上市
·华锐风电事故三人死亡 尉文渊80亿暴富如何心
·华锐风电破发令机构自吞恶果
·沪市股王华锐风电今日上市
·最贵股破发 尉文渊损失7.7亿
·风范股份17日上交所上市交易
·破发潮又袭3成新股染绿 资金面吃紧促中签率
·乌鲁木齐商行IPO有望走绿色通道
·为IPO添砝码12家城商行抢报业绩
·两家公司首发申请获通过 中技桩业未获通过
·2010年中国A股市场融资额超万亿
·你认为华锐风电调整到什么价位才能止跌
·最贵股破发 尉文渊损失7.7亿
·破发潮又袭3成新股染绿 资金面吃紧促中签率
·乌鲁木齐商行IPO有望走绿色通道
·为IPO添砝码12家城商行抢报业绩
·两家公司首发申请获通过 中技桩业未获通过
·2010年中国A股市场融资额超万亿
·你认为华锐风电调整到什么价位才能止跌
·最贵股破发 尉文渊损失7.7亿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