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基金一对一专户也纷纷借道券商推荐参与新股网下配售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新股询价对象的“第七类”机构正在异军突起——自去年启动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以来,被主承销商推荐的新询价机构数量已经激增至682家次,一些知名投资机构频频被推荐。与此同时,企业年金、基金一对一等借道券商推荐参与询价的数量也急剧增加。
  被推荐新机构
  达682家次
  证券时报记者从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的名单了解到,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自去年启动以来,主承销商踊跃向协会推荐机构投资者,截至目前,已备案的机构家数累计达到了682家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原先的“老六类”询价对象共有274家,其中证券公司82家、基金公司61家、信托投资公司42家、财务公司40家、保险公司和QFII分别为13家和36家。
  与普通询价机构相比,由于每家主承销商都可自主推荐机构投资者,被业界称为“第七类”机构的新询价名单却出现了急剧增长。自去年以来,各大券商累计共推荐了682家次。其中,一些知名投资机构获得推荐次数众多,如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都得到了众多主承销商的青睐。
  企业年金借道
  券商推荐参与打新
  企业年金、基金一对一专户纷纷以券商推荐的方式参与新股网下配售也是“第七类”机构数量激增的原因。
  由于监管部门暂停了企业年金询价对象资格受理,这导致一些企业年金需要挂靠到基金、保险或者资产管理机构名下,借助券商推荐的方式参与新股的询价配售。一家涉及此类方式的基金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所在基金目前已经有一个被东吴证券推荐的询价对象名额,公司旗下其他产品的询价资格也在陆续推荐办理当中。” 另外,基金专户一对一以及券商定向理财业务也是多采用此法。因此,券商推荐的新询价机构名单出现了不少基金、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身影。
  统计新机构名单发现,截至目前,在682家次主承销商推荐的询价机构名单中,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身1次,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次,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次,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次,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次,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次,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则有13次之多。
  新机构参与度
  还有待提高
  尽管被推荐新机构已经达到了682家次,但从目前的参与情况来看,新机构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一般来说,新股发行中主承销商将推荐20家左右的新机构,但参与报价的新机构不会太多,有效报价且最终获配的新机构更是寥寥可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最终获配的新机构仅有硅谷天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上海汉晟信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为数不多的幸运儿。
  中签率低、缺乏经验等被认为是新机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所在。由于第二阶段新股发行改革后,网下配售也采用摇号制,这意味着即便是动用巨资进入了有效报价阶段,也很有可能是铩羽而归。另外,从实际操作来看,很多新机构此前并没有参与网下配售的经验,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比如报价问题,我们此前并没有专门针对新股定价的研究力量,这种情况在很多新机构中都存在。”深圳一家被主承销商推荐的私募机构工作人员表示。
新股询价对象扩军 知名投资机构频频被推荐
查看评论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徐家汇商城今日启动IPO
·午评:5创业板新股上市 N腾邦涨48.90%居首
·华峰超纤中签率4.16% 总冻资158亿
·新股集体破发说明什么
·4新股本周发行 拟募资骤减77%
·尚荣医疗15日起路演 两风险待检
·五成新股首日破发 发行市盈率急降
·动保组织干预归真堂上市 熊胆产品面临安全隐
·午评:5创业板新股上市 N腾邦涨48.90%居首
·华峰超纤中签率4.16% 总冻资158亿
·新股集体破发说明什么
·4新股本周发行 拟募资骤减77%
·尚荣医疗15日起路演 两风险待检
·五成新股首日破发 发行市盈率急降
·动保组织干预归真堂上市 熊胆产品面临安全隐
·托福行情转暖 五新股首日皆收红盘
·洽洽食品上海路演 机构嫌贵打七折还价
·归真堂上市因活熊取胆遇阻 创办人称等于反对
·创业板5新股首日平均上涨31%
·陕西今年力推10家公司上市
·徐家汇商城造逾40名千万富豪 余秋雨身价过亿
·5新股首日均涨逾两成:炒新回暖
·新股高价发行或难维持 华生称需三管齐下治三
·洽洽食品上海路演 机构嫌贵打七折还价
·归真堂上市因活熊取胆遇阻 创办人称等于反对
·创业板5新股首日平均上涨31%
·陕西今年力推10家公司上市
·徐家汇商城造逾40名千万富豪 余秋雨身价过亿
·5新股首日均涨逾两成:炒新回暖
·新股高价发行或难维持 华生称需三管齐下治三
焦点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