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新股数据 >> 正文
新股回暖的背后:一级市场投资者更趋成熟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1年02月22日 09:48 全景网络 
  全景网2月22日讯 前段时间,新股市场表现欠佳,如同温度剧降的气候一般,让人倍感凉意。春节后,A股市场连续反弹,大盘整体回暖,融破了新股接连破发的零度冰面,赚钱效应跃然于首日盘面表现之上。通过全景网调查显示,投资者对于A股反弹引发一级市场回暖表示认可,不过,经过一轮大面积的破发潮席卷之后,打新者在选择重操旧业之时明显更趋理智。

  新股市场跟随二级市场的变奏渐趋理性

  2月15日上市的5只创业板新股,均取得两成以上的首日涨幅。腾邦国际涨幅最大,比发行价21.9元上涨46.71%;上涨最小的中海达也上涨24%。对于打中本批新股的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绝好的赚钱机会。经测算五只新股的平均年化打新收益率高达55.54%,创出近期新高。

  大盘回暖会对一级市场产生正面作用。对于此次新股市场回暖,主要原因究竟是否来自大盘的给力,如果是,这种二级市场带动一级市场走强的现象,究竟又说明什么?

  全景网调查结果显示,针对本次新股市场回暖,78.85%投资者归因为大盘反弹,投资情绪转好所致。反映了投资者在着手打新时,也开始认真感知大盘的气息,这与投资者在市场阶段性起伏,或牛熊演变中的二级市场投资决断别无二致,市场整体环境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新股市场也不例外,这一现象也侧面印证了打新不败神话不再为投资者所尊崇,中签稳盈的时代已经终结,新股市场跟随二级市场的变奏已渐趋理性,投资者打新不在盲目。

  破发潮倒逼 高价发行降温

  伴随着一级市场的回暖,另一个现象同样值得投资者欣慰,那就是新股发行市盈率的降低,高价发行告一段落。全景网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投资者认为这是此前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汹涌所致。

  那么,对于今年一月份出现的新股破发潮,应该如何看待?

  企业上市定价只是投资参考的一部分,投资者大多看重的是预期。一方面,打新者逐渐成熟,开始看重企业上市当时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投资者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给股票进行估值,而这两者与新股上市后的首日表现皆有干系。

  去年11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新股不败”的神话旋即破灭。但其时“破发”并不常见。

  统计显示,去年发行的346只新股,有28只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占比仅为8%,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二级市场重挫的6-7月。

  而今年以来新股破发就像潮水。截至2月21日,成功上市的45只新股,就有19只上市首日遭遇滑铁卢,破发率高达42%。

  与此相对应的是,按照上市日期计算,今年一月份,总共有31只新股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发行市盈率平均高达80.37倍。

  而二月份,截至2月21日,已公布中签率的28家公司,平均市盈率仅有59.7倍,相比破发汹涌的一月份,均值下降20.67个百分点。

  去年新股不败神话破灭之时,年底新股发行市盈率频创新高,120倍PE、150倍PE比比皆是,甚至出现市盈率和发行价双破百的股票。今年以来,发行市盈率明显下滑,一月份发行市盈率均值已为80.37倍,二月份更降至59.7倍,这与今年一月来势凶猛的破发潮在时间上并非巧合。调查显示,80.45%的投资者认为,新股发行市盈率的降低是一月份新股破发潮涌倒逼所致。

  打新策略将转变 投资者越趋成熟

  至于新股市场回暖现象会否持续,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市场表现若继续向好,新股上市首日仍有望走强,而之前大量跌破发行价的次新股,也有望借机走出一轮股价修复行情。但随着新股的大量密集发行,中小盘新股不再是稀缺的品种,新股市场的热度逐步下降。像过去那样再出现大面积暴涨的可能性也明显降低。新股“遍地黄金”的暴利时代可能已经过去。投资者今年打新股需要仔细甄别、优中选优。

  全景网调查结果与上述观点不谋而合,经过上一轮破发潮的洗礼,大多数打新投资者更趋理性。有80.06%的投资者表示,在未来的打新操作中将甄别对待,视新股市场具体环境进行投资决策。

  综上所述,新股投资者目前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并在实际操作中引导监督着一级市场更加理性和规范。投资者的成熟和理性必将带来资本市场的更加成熟和理性,伴随着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对于未来资本市场的良性演进,我们拭目以待。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收藏到 博采 百度】【推荐】【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5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