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A股似乎也告别寒冬走近初春。春节过后的两周时间里,沪指只上涨了33点,涨幅仅有1.42%,但市场信心却有了明显的提升。昨天,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三家私募机构老总都表示了其对近期市场行情的看好,“春播”也许真的开始了。
龙腾资产吴险峰:本周买入多只新兴产业股
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说,对于后市运行方向,吴险峰告诉记者,市场将先跌后涨,热点有望向成长股扩散。因此,他们调整了对A股市场的判断:随着市场估值水平的不断下移,市场有利因素正逐步增加,经济企稳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利率水平下降导致估值重心上移,市场有望出现中等级别的反弹,指数的反弹空间可能达20%左右。
“仓位策略调整至中性偏进攻,主要在新兴战略产业、大消费及财税政策、通胀下行受益等行业寻找投资机会。”吴险峰在谈到目前的投资策略时如此表达了他的观点。
吴险峰说,在选股策略方面,他们将顺应结构调整,寻找未来中国伟大的企业为坚定不移的长期选股方向。其中,新兴产业、大消费、产业升级、服务业等领域出现高成长企业的机会更大,特别是纳指创出11年的新高必将引领科技产业股票的估值上移。
“目前我们以‘做多’为主,本周仓位提升到5成以上。”吴险峰向记者透露,本周新买入了多只新兴产业股,如新买入了互联网板块中的鹏博士;物联网板块中的华胜天成;卫星导航板块中的中国卫星;环保板块中的先河环保、中电环保和中原环保等个股。
在谈到对其他板块机会的看法时,吴险峰认为,资产类股票的机会值得关注。如地产等,该出台的调控政策都基本上出来了,市场该反应的都反应了。
“在操作策略上,不一定都是短线操作,因为既然看好后市,那么,对后市升值潜力大的个股会持股待涨。”吴险峰说,目前账户组合主要配置如下:消费股的青岛啤酒、双汇发展;高端制造股中的中科电气;物流股中的大秦铁路;服务业股中的中卫国脉等。
汇利资产何震:对消费、医药情有独钟
上海汇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震说,现在的仓位提升到6---7成,主要还是医药和消费类股票。因为消费产业相对稳定,起落程度不大,尽管在市场“大气候”不佳时也会下跌,但其跌幅不会太深,而一旦经济回暖,通胀下去后,这类股票将会率先上涨。持续稳定的行业可以带来持续稳定的股市财富,而消费和医药行业正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据何震透露,医药股占了他一半左右的仓位,其中,云南白药是他的重仓对象。那么,为何对医药股情有独钟?何震的理由是,这是一个典型的防御型行业,同时,现在医药板块中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估值已经不那么高了,慢慢地,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开始显现出来。
不过,随着市场形势的向好,何震除了坚守消费、医药两大“风水宝地”外,也在寻找新的“风水宝地”,目前他已经开始关注起新兴产业来了。“有人说,房地产的产业链长,但我认为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也不短。”何震说,上游环节包括研发、创投;中游环节包括生产、开发;下游环节包括销售等。
“既然如此,我们就比较重视这一块的潜在机会,在二级市场肯定就要寻找相关的股票,公司在对各大行业的研究力量布局上面就不会平均使用力气,将主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上消费医药来布局,要跟着政策走,跟着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走,这可能是我们将来赚大钱的机会。”何震已经流露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的看好之意。
对于操作手法,何震表示,将仍然坚持中长线操作,一般不做短线,不来回折腾。
金中和投资曾军:投资强周期类股要趁早
深圳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曾军说,春节以来出现的这波反弹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市场经过了长期下跌,不少股票已经超跌了。但客观地说,市场在一些关键动力上还存在疑虑,上涨趋势没有形成,市场情绪没有从低迷中走出来。但市场目前的疑虑恰好为资金进场创造了条件,现在是建仓的好时机,投资者应该对那些成长性与估值相匹配的优秀公司进行配置,耐心等待行情到来。相反,如果等到上涨趋势形成后再想大举进场,就不得不考虑成本问题了。
那么,在目前情况下,买什么股票比较好?对此,曾军认为,应该打破行业限制,将目光集中于企业盈利和估值。只要成长性确定,价格又很便宜,那现在就可以买。趋势形成总能获得收益,唯一的区别就是何时兑现。
“我比较看好强周期行业,如金融、地产、有色、煤炭、水泥等股票的后市表现。”曾军的理由是,虽然短期内经济增速可能继续下调,但底部拐点有望在二季度或者晚些时候到来,同时,管理层对经济增速下行的容忍度不会提高,因为经济如果加速下滑,势必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说,虽然现在看不到政策加码的出现,但是2012年经济大风险可以排除。
“至于存准率下调问题,我估计只是下调时间上有所滞后,但下调是肯定的,货币政策放松的方向不会改变。”曾军认为,受益程度最高的就是强周期行业了。
在谈到目前的操作策略时,曾军告诉记者,将以中长线操作为主。“至于目前的仓位,由于我们与客户有约在先,因此不方便透露。”
私募仓位升至5成之上 春播行情开始了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主力热捧三行业 14亿大单抢筹33股 28股上演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2月8日)
·数据揭密:每日主力建仓分析(2.8)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2月7日)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2月9日)
·私募1月踏空行情 2月加仓进场青睐军工股
·机构资金潜伏T族 28股上演浴火重生
·3.5亿资金突击4股 引领大宗交易潮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2月8日)
·数据揭密:每日主力建仓分析(2.8)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2月7日)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2月9日)
·私募1月踏空行情 2月加仓进场青睐军工股
·机构资金潜伏T族 28股上演浴火重生
·3.5亿资金突击4股 引领大宗交易潮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2月9日)
·基金持续做多地产股
·3.5亿资金突击4股 引领大宗交易潮
·机构买入新股华录百纳
·险资“改道”入市 六上市券商有望分食“蛋糕
·新增资金不断涌入市场 118只股票净流入超千
·王亚伟青睐地产股 捧场者增多
·周三市场资金减持防御股 增仓有色券商股
·基金持续做多地产股
·3.5亿资金突击4股 引领大宗交易潮
·机构买入新股华录百纳
·险资“改道”入市 六上市券商有望分食“蛋糕
·新增资金不断涌入市场 118只股票净流入超千
·王亚伟青睐地产股 捧场者增多
·周三市场资金减持防御股 增仓有色券商股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