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概览
去年净利同比增13%
截至4月27日,两市共有2329家公司披露了2011年年报,报告期内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22421.4亿元,较2010年180088.6亿元同比增长23.51%;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58.79亿元,较2010年16933.83亿元同比增长了13.14%。去年平均每股收益为0.46元,较2010年0.52元同比下降了11.54%。
分市场看,沪市877家公司去年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76117.6亿元,同比增长23.95%;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41.06亿元,同比增13.42%;平均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同比下降了7.32%。深市1452家公司去年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6303.75亿元,同比增长了21.86%;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7.73亿元,同比增长了11.58%;平均每股收益0.50元,同比下降了13.79%。
深交所昨日专门发布的“2011年年度业绩情况简析”显示,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79%、22.83%和26.27%,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00%、8.89%和12.83%。深市83.33%的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63.24%的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深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1.56%,与去年基本持平。
★季报概览
首季净利同比下降
截至昨日,两市还有2154家公司披露了2012年一季报,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41220.33亿元,同比增长10.78%,环比下降9.56%;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0.54亿元,同比下降了6.31%,环比增长6.70%。一季度平均每股收益为0.0853元,同比下降23.77%。
分市场看,沪市710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4.96亿元,同比下降了4.19%,环比增长了19.91%。
有可比数据的1407家深市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585.9亿元,同比增长了8.38%,环比下降了19.01%;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6.08亿元,同比下降了12.87%,环比下降了21.99%。
创业板业绩备受市场关注,深交所昨日公布的创业板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311家公司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33.58亿元,平均每家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2.79%,高于同期中小板12.05%的增长率;实现净利润44.95亿元,平均每家实现净利润1445万元,同比基本持平,而中小板平均净利润下滑9.63%。
虽然上市公司总体业绩保持增长态势,但是业绩增速下滑、成本上升、存货增加等问题都令人忧虑。两市2293家公司去年财务费用合计为1960.41亿元,同比增长31.09%。2142家公司今年一季度财务费用合计为494.41亿元,同比增长了47.87%,环比增长了7.52%。2250家去年存货为42625.27亿元,同比增长29.08%;2106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存货为37401.17亿元,同比增长26.72%。
★行业观察
各行业分化凸显
在去年业绩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行业分化凸显。昔日依托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产业,以及国外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均陷入“增长瓶颈”。其中,重工业的代表钢铁业呈现负增长。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去年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是黑色金属,去年行业整体实现净利159.87亿元,同比大降46.5%;其次是交通运输行业和轻工制造业,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8%、13.2%。此外,公用事业、信息设备、交运设备三行业去年净利润也出现整体下滑。
与黑色金属完全相反的是,有色金属行业去年实现净利润337.24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大增45%,涨幅仅次于综合行业分类的74%。有色金属行业中不少公司去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200%,其中宝钛股份、太原刚玉、中色股份三公司增长率均超过600%。另外,受益于消费升级换代和内需市场的初步启动,旅游、食品、医药、零售物流等泛消费类公司及文化传媒、电子科技、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类公司业绩表现良好。食品饮料去年实现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37%;电子、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商业贸易增长幅度均在20%以上。
从今年一季度业绩来看,部分行业降幅在收窄。例如,原材料企业2011年第四季度的同比降幅是80%,今年一季度净利润降幅缩小至57.88%;工业企业2011年第四季度净利同比降幅是35.72%,而到了今年一季度降幅同样收窄至27.53%。而电信行业则出现盈利能力复苏的迹象,净利润同比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80.72%,回升至今年一季度的290.24%。另外公用事业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也从去年四季度的-4.11%回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24.25%。
★看点之一
派现金额同比增逾两成
截止到昨日,沪深两市已发布2011年年报的公司中共有1574家提出了现金分红预案,约占已披露年报家数的67.9%,合计派现金额达到5523.18亿,较之去年同期的4817亿增长超两成。上述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9158.79亿,同比增幅达到13.14%,现金分红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净利润增幅,同时分红规模占到净利总和近三成。
深交所分析指出,2011年,深交所共1052家上市公司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占样本公司家数73.67%,同比上升8.4个百分点,现金分红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分红预案统计显示,2011年平均股利支付率29.19%。
从分红规模上观察,权重股依然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大蓝筹进入了前20名,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中国石化、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中国人寿、交通银行、大秦铁路、浦发银行、光大银行、中信证券、长江电力、贵州茅台、兴业银行。仅以这20只蓝筹股合计,它们分红总额达到了3523亿元,占到了已披露年报公司分红总额的64%。
去年郭树清履新后的“第一把火”就是首推强制现金分红。而从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来看,实施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和现金分红力度和往年相比都大幅增加,如不少公司在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依然向市场推出分红预案。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积极性高涨恰恰也迎合了市场的期望,但高分红、低股息率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以一年定期存款3.5%参照,以27日的收盘价计算,去年股息率超过1年定期存款的公司仅有62家,仅占到分红公司总数的3.9%。紫光华宇、九阳股份、盐田港、穗恒运A、桐昆股份、南钢股份、徐家汇、西南证券、洽洽食品都是分红较为慷慨的公司。
有业内人士分析,上市公司涌现出的分红热潮将吸引更多的价值投资者回到A股,只不过从股息率的角度观察,上市公司仍需提高分红力度,管理层自去年一直提倡的上市公司应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正逐渐显效。
★看点之二
33公司股东户数首季骤降
据统计显示,到周五为止,有33家已发布一季报公司的股东账户数较上季度末“骤降”超过20%,排除新股因素,氯碱化工减少53.41%位居榜首,长城汽车减少49.92%居次席,ST德棉减少34.87%排在第三位,然而从一季度业绩上看,既有沱牌舍得这样同比翻两番有余的公司,也有华东电脑这样同比下滑165%的公司,市场表现同样参差不齐。
从申万一级分类来看,33只个股来自12个行业,其中机械设备7只,食品饮料、电子各5只,化工、纺织服装各3只,建筑建材、交运设备、信息服务各2只,家电、房地产、信息设备、金融服务各1只,由个股较为集中的行业看,食品饮料一季度净利增长42.33%,板块年内上涨12.84%;电子行业一季度净利下降12.78%,板块上涨6.58%;机械设备一季度净利下降31.96%,板块年内上涨6.29%,“股东户数减少说明持股集中度变高,这算是一种潜藏利好,或将预示未来的机会所在,但业绩支撑一定要有,在看似繁杂的环境中,稳定、可持续的预期实则为牛股背后的共性。”国联证券策略分析师王杰对《大众证券报》表示。
王杰认为,食品饮料属于消费类,一季度包含元旦、春节两大节日,消费旺季加上通胀因素,导致行业利润较好,基金认同度较高;近年来电子终端产品市场持续火爆,使科技概念大兴旗鼓,因此电子行业的持续升温也被普遍看好;机械设备受制于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双重因素,尽管现阶段的业绩体现较差,但结合宏观来看,预期应理解为“差到不能再差”了,且华昌达、宏磊股份、南通锻压、利君股份等机械类个股多为次新股,都是在经历了上市初期的“反复”之后,持股集中度才逐渐提高的,业绩作为预期的最后体现,而对预期具有高度前瞻性才是捕获牛股根本原因。
★业绩前瞻
二季度业绩将触底回升
“从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净利润出现连续的同比负增长是在预计当中的。”方正证券宏观策略组首席分析师汤云飞表示,国家统计局刚发布的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1.3%,也从侧面反映出随着宏观经济的减速,企业业绩必然受到整体大环境的影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由降转升,显现出制造业有见底反弹的迹象,当然这种上升也包含了季节性因素。而对于上市公司业绩而言,一季度同样也应该是见底的状况。”
南京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周旭认为,上市公司业绩一季度出现同比负增长,与整体大环境密切关联。可以看到,去年以来GDP增速一直在下滑,从去年一季度的9.7%降到了今年一季度的8.2%,经济减速比较明显,势必会反映到上市公司的业绩中。
基于宏观经济在二季度见底的背景,周旭也认为,上市公司在二季度的业绩应该会触底,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二季度业绩同比上依然会下降,但环比来看则会上升,上市公司在二季度的业绩将会比一季度有所改善。这与二季度处于传统的经营旺季有关,同时,二季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应该也会加大力度,如财政上加大基础建设投资。
汤云飞认为,对于企业经营有利的季节性影响因素会持续到4月份,而5、6月份经营状况则需要观察宏观政策的力度和实施状况。总体而言,上市公司的业绩会逐渐向上走,二季度的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面也将会缩小。特别是如果预计中的宏观政策相继推出且保持力度,包括货币的结构性宽松,财政刺激加大和持续,有利于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财政政策方面,目前来看未来可能包括中西部基建提速、铁路建设重启、各项“十二五”规划的提前实施,甚至保障房建设加速等等。
浙商证券策略分析师王伟俊也表示,从往年经验看,一般四季度和一季度是全年业绩增速较低的时间,二、三季度则往往是全年的业绩高峰。所以今年二、三季度的上市公司业绩应该会有一定的改善空间。一般来说ROE(净资产收益率)比较高的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较有保障,有望维持较高增速。从行业来看,目前ROE靠前的主要是食品饮料、金融、家电、煤炭等,钢铁、电子等行业的ROE则比较低。(陈慧 李宇欣 徐海峰 陈刚 惠晨晨 祝乃嘉)
去年净利同比增13% 上市公司业绩二季度有望回升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看数据选牛股:超大户火线增仓50股(4.24)
·看数据选牛股:超大户火线增仓50股(4.25)
·看数据选牛股:超大户火线增仓50股(4.26)
·看数据选牛股:超大户逆市增仓50股(4.27)
·数据精选:明日将报复性上涨的股票(附股)
·防守反击步步为营 主力2000手大单抢入20股(
·红四月已成定局 主力蓄势20股(表)
·五月开门红可期 主力2000手大单抢入20股(表
·看数据选牛股:超大户火线增仓50股(4.25)
·看数据选牛股:超大户火线增仓50股(4.26)
·看数据选牛股:超大户逆市增仓50股(4.27)
·数据精选:明日将报复性上涨的股票(附股)
·防守反击步步为营 主力2000手大单抢入20股(
·红四月已成定局 主力蓄势20股(表)
·五月开门红可期 主力2000手大单抢入20股(表
·金改炒作退潮 两市本周流出155亿
·巴菲特来中国炒股 只会选75只股
·创业板15家公司一季度亏损
·关注中报业绩暴增品种 5股业绩增逾5倍
·六成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 食品饮料行业值得期
·市场关注度飙升的20只黑马股
·主力资金4月27日增减仓行业个股一览
·2400点拉锯战 31亿巨资流出零售金融(表)
·巴菲特来中国炒股 只会选75只股
·创业板15家公司一季度亏损
·关注中报业绩暴增品种 5股业绩增逾5倍
·六成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 食品饮料行业值得期
·市场关注度飙升的20只黑马股
·主力资金4月27日增减仓行业个股一览
·2400点拉锯战 31亿巨资流出零售金融(表)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