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将发布6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此前,汇丰发布的6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降至七个月以来最低,仍然处于50的荣枯线之下。接受新华08网采访的两位分析师认为,6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能够保持在50以上。而谈到目前出现的“中国经济或许二季度见底”的判断,两位分析师对下半年经济走势的看法不尽相同。
6月官方PMI或稳于50之上 7月有望强过6月
汇丰银行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8.1,为七个月以来最低。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为49.1,为三个月以来最低。
长城证券固定收益研究部经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李学在接受新华08网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屡创新低说明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李学指出,相比较于更多采集中小企业为样本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中国官方制造业PMI的调查对象偏重大型央企和国企,这些企业享受的国家政策和银行资源偏多,情况应该会好一些。李学预测6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能够保持在50以上。瑞信22日发布的报告也预期,6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应有所支持。
今年以来,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和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一直处于背离状态。前5个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一直保持在50这一荣枯线以上,而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一直在荣枯线以下徘徊。对此,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兼大宗商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心田接受新华08网采访时认为,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和汇丰中国制造业PMI背离的情况会持续发生。
刘心田表示,6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和5月的情况应该接近,但可能略好于5月。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石化类品种在缓慢上升阶段,而原油也在80美元站稳。多数大宗商品持稳对下游制造业是利好,采购信心指数有所改善。他预测,后两个月是一个回升阶段,7月的PMI肯定还会好于6月。
二季度经济难言乐观下半年走势判断现分歧
目前,判断“中国经济将于二季度见底”的声音层出不穷。对这一研判以及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李学和刘心田的看法不尽相同。
李学认为,二季度经济不会见底,未来中国经济还会在低位徘徊较长时间。
他表示,国际方面,尽管欧债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希腊大选结束,西班牙提出1000亿欧元救助计划,短期看不会再有更大的风险。但是市场普遍担忧的是欧盟接下来如何刺激经济。目前解决欧债危机的做法是将国家的主权风险转移到银行体系。未来银行体系存在风险,只有通过经济增长银行业才能消化潜在的经济风险。而美国方面,虽然经济相对较好,就业存在反复情况。国外情况不景气,中国进出口方面将受到影响。
投资方面,政府再进一步出台大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小。地方政府和企业负债率都比较高。制造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消费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一直在下降,表明消费疲软。三驾马车情况都不好,所以未来宏观经济不容乐观。
刘心田也认为二季度中国经济不乐观,这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用电量没有持续改善,动力煤价格下滑,说明用电量情况十分不理想。第二,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刺激政策,但是家电下乡等政策效果不明显,没有大幅拉动需求。第三,国际情况不景气,导致大量商品流向中国。中国受到国际低价商品冲击会越来越大,这是潜在威胁。
但刘心田对未来经济状况持相对乐观态度,他认为目前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下半年经济情况会有所改善。
6月PMI预计高于荣枯线 下半年经济判断现分歧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全球大行看贬中国经济
·汇丰中国6月PMI初值创年内新低
·外汇占款如何影响流动性
·人民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路径
·兴业银行预计6月CPI同比回落至2.2%
·汇丰:欧债危机加剧中国出口下行风险
·机构预计我国二季度GDP增速见底
·国际投行纷纷下调我国GDP预测
·汇丰中国6月PMI初值创年内新低
·外汇占款如何影响流动性
·人民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路径
·兴业银行预计6月CPI同比回落至2.2%
·汇丰:欧债危机加剧中国出口下行风险
·机构预计我国二季度GDP增速见底
·国际投行纷纷下调我国GDP预测
·专家预计6月份CPI有望进入2时代
·交通银行:6月CPI同比将继续较大幅度回落
·二季度经济减速超预期 政策放松空间大
·公司治理原则普遍缺失
·中行预测:中国经济三季度“企稳回升”
·金融服务支持下的创新企业发展
·问计10万亿中国地方债:探索阳光融资之路
·“中国版巴Ⅲ”逐渐落地 宏观监管仍需多部门
·交通银行:6月CPI同比将继续较大幅度回落
·二季度经济减速超预期 政策放松空间大
·公司治理原则普遍缺失
·中行预测:中国经济三季度“企稳回升”
·金融服务支持下的创新企业发展
·问计10万亿中国地方债:探索阳光融资之路
·“中国版巴Ⅲ”逐渐落地 宏观监管仍需多部门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