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宋鸿兵凭借《货币战争》迅速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经济评论家,他用英格兰银行成立300年来的金融发展史,再现了国际金融2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2年后,蛰伏美国的他再次带着《货币战争2》出现在公众面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跟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观点一样,宋鸿兵认为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美元体系出了问题。但面对全球金融危机阴霾正在散去和全球经济已触底反弹的观点,宋鸿兵却直言:"从金融危机发展的情况来看,目前危机还没有触底,等待我们的是一个长期的萧条……"
观点一
全球经济尚未真正见底
【"哪怕我是整个市场上惟一持有这样观点的人,我仍然坚持认为形势在恶化,而不是在好转。"】
今年4月,宋鸿兵曾在成都做了《赢战金融海啸》的演讲,虽然现场票价超过千元,但仍吸引了近千名投资者购票学习,其中大多数都是企业高管,有的甚至是企业老总亲自带队前往。面对众人的追捧,宋鸿兵的发言却不是那么符合时宜,一开口他就说出:"暂时的平静只是假象,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两个波峰之间的波谷,而这场危机的暴风眼或许正在发生'呼叫转移'。"顿时引起现场一片哗然。"从历史数据看,历史上美国经济的每次衰退,都伴随着在企业债中属于最没有信用、最没有抵押的垃圾债出现违约率急速上涨。目前垃圾债的违约率正在飙升,已由2008年10月的2.68%上升到目前的4.5%,预计今年9月很可能突破20%。"对自己在4个月前的发言,如今宋鸿兵依然坚持着当时的观点,他仍然认为全球金融形势并没有真正见底。
宋鸿兵认为,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现在所看到的银行机构的财务报表的好转:"第一,改变了游戏规则。我们现在所评判的,跟去年同比的利润比较值其会计制度是不一样的,新修的会计制度并没有真正到位,而且被终止了;第二,庞大的金融衍生产品都是表外资产,没有体现在真正的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美国国际集团(AIG)2000多亿美元的资产现在核算下来只剩5亿了,这么庞大的财务损失,不可能在24个月当中清理完毕。"
观点二
金融危机结束了一个时代
【"美国通过过度消费而带来经济繁荣很难再现,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从20世纪90年代到美国求学到现在,宋鸿兵对美国的金融体系有着深切的体验和研究,这次由美国次级债引起的金融危机,在宋鸿兵看来它引发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地球人都知道,美国是典型的消费拉动型经济,GDP中有72%来源于消费,消费不振经济是无法复苏的。"宋鸿兵说,除了消费的衰退,美国人口的老龄化也是制约其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金融危机后的美国,未来十几年都将处在一个消费下降通道,这是经济规律也是自然规律,人为因素很难改变。"宋鸿兵分析,美国这批老龄化人群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近半,导致只有节省才能解决日后的老年生活问题。他表示,今年欧美两大经济体的人口高峰期同时出现,这就预示着世界两大消费主体将进入消费下降的情境之中。
同时,宋鸿兵认为美国第一轮的7800多亿财政刺激计划,没有达到创造300万-400多万的就业机会的计划目标,而只实现15万-20万的就业机会,加上其他行业还在裁员,美国现在的真实失业率是16.7%,导致了消费动力不足,而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也减弱了通过消费复苏经济的预期。
观点三
中国应当把握战略机会
【 "在这样的变革背景下,中国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其中机遇。"】
在国内或者在中国的金融圈中,几乎很少有人能够提前预见到一场重大危机的来临,包括金融危机到现在这个阶段往后该怎么发展,后续到底朝哪个方向发展,到现在为止学术界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
对这样的局面,宋鸿兵觉得有点无可奈何:"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专业讲问题,谈得太专业,往往看不清整个形势的全貌。"说罢,他话锋一转,他说,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一波已重创了多个国家的经济,但对中国经济他仍信心十足,"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虽然不能独善其身,但至少可以用最快速度复苏起来。"宋鸿兵说,在金融危机后世界货币体系、全球汇率、世界金融机构、全球金融监管等方面都将发生变革。
宋鸿兵表示除美国外,目前欧洲的一些国家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他说:"不过,从2015年至2035年这段时间正是中国人口结构中,青壮年人口的最大值,蕴含着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消费力。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巨变的背景下,中国应从现在开始配套长期政策,培育内需市场,把握这个最大的战略机会。""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问题。目前外需不振,出口对经济的提升作用式微,产能过剩问题摆在了中国面前。应该把出口导向转向到消费导向上来,但是要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不是一句话能做到的。"宋鸿兵说,靠内需拉动不是一句简单口号,将来的发展趋势需要做深度结构调整。"好消息是好消息,没有消息也是好消息,坏消息也是好消息。"美国金融市场曾经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对此,宋鸿兵的最终看法是,即使金融危机还没有触底,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仍很可能成为全球的主导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