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备受关注的1月宏观经济数据正式公布。
货币供应量:M1非典型猛升
1月份货币供应量出现明显的变化,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2010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2.51万亿元,同比增长25.98%,增幅比上年末低1.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38.96%,增幅比上年末高6.61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4.08万亿元,同比下降0.79%。当月净投放现金2512亿元,同比少投放43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M1增速达到38.96%,增幅比上年末高出6.61%,较为出人意料。去年12月份,M1增速一度从11月的34.64%回落到32.36%,似乎已经出现见顶回落的趋势,然而,今年1月再度猛增,并导致M1、M2增速差进一步加大,这究竟说明什么问题?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分析人士。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1月M1增速出现猛升,达到38.96%,但这并不说明太大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2009年1月数据基数太低所致。2009年1月,M1为16.52万亿。由于当时正处于经济复苏的开始阶段,资本市场和整个投资市场包括实体经济都处于解冻初期,因此M1处于一个绝对的低位。这也才导致了今年1月M1绝对数量仅仅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同比数字出现了大幅提高。此外,一月份M1突然异常放大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央行连续4周的资金净投放。
节后面临巨大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人士指出,央行春节前的连续投放货币,并不表示央行的政策缓和。相反,货币供应总量创出新高,说明了信贷扩张的冲动依然存在。流动性依然宽裕。也从反向说明,央行的抑制货币扩张的政策还将继续进行。
至于春节之后,将面临巨大的公开市场资金到期的巨大压力,到3月底,巨量的公开市场资金到期,将对央行的操作带来巨大压力,可以预期节后的公开市场将会立即恢复到净回笼的状况。货币增幅总量继续增长的状况,也因1月分上半场银行的冲贷而上升,将可能成为阶段性高点。
分析人士指出,股市未来还将面临着货币政策方面的巨大影响。而充满绝对的不确定性,后市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值得投资者警惕。
最新解读:1月数据出炉 M1增速非典型猛升说明什么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从1.6万亿“卖地”收入中看到什么
·郎咸平:2010防止因投资环境恶化而制造资产
·中国经济潜力十足
·中信证券胡一帆:全球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速仍需保持适当水平
·樊纲:中国在2011年很可能进入新繁荣期
·房产加剧收入差距 “控房价”要和“增收入”
·易宪容:中国经济直面“信贷适度增长”难题
·郎咸平:2010防止因投资环境恶化而制造资产
·中国经济潜力十足
·中信证券胡一帆:全球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速仍需保持适当水平
·樊纲:中国在2011年很可能进入新繁荣期
·房产加剧收入差距 “控房价”要和“增收入”
·易宪容:中国经济直面“信贷适度增长”难题
·美国财长所说的“永远”有多远
·经济是否疑似过热
·CPI“盘整”调低加息预期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扰动资本市场:欧盟上火 A
·经济结构主动调整 新一轮增长将展开
·警惕主权债务危机对A股市场潜在冲击
·主权债务尚不会引爆全球危机
·转变重点应在发展第三产业
·经济是否疑似过热
·CPI“盘整”调低加息预期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扰动资本市场:欧盟上火 A
·经济结构主动调整 新一轮增长将展开
·警惕主权债务危机对A股市场潜在冲击
·主权债务尚不会引爆全球危机
·转变重点应在发展第三产业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