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大海啸正进入关键的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始于2007年3月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倒闭潮,第二阶段表现为2008年8月以来的全球金融体系信用基础瘫痪、各国政府无奈救金融。
第三阶段则如同灾后防疫,有三大疫情值得注意。
第一,流动性多余:政府救助虽平息了市场恐慌,但随着市场修复,原来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会“恢复”流动性,再加上政府在第二阶段投入的“高流动性”,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将出现“多余”的征兆。如果实体经济修复缓慢,来不及吸收,又会导致大宗商品或股市虚假繁荣,有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和资产泡沫崩盘的危险。抽回多余的流动性,是金融大海啸之后防疫的重要环节之一。
第二,重建和修复全球化模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高度融入全球化运动,也受益于全球化的一荣俱荣,但今后还应通过适当的监管机制,规避全球化带来的一损俱损的风险。
第三,寻找世界经济新动力。危机教育新兴市场国家要寻找契机,努力改变对欧美经济的依赖。几次金融危机都证明,完全对外依赖的经济模式极具风险。
最近,美联储正在思考向商业银行出售附息的定期存款,开启了一系列的“创新”式收缩流动性行动。
中国的任务可能更为艰巨,因为我们不仅有银行体系可能产生的无节制信贷问题,还有地方政府的“助推”,以及金融市场不成熟,本身就有“被恶意利用”的危险。
如果我们不能够抑制今天已经出现的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变的症状,那么,中国流动性泛滥的结局,不一定是以通货膨胀的形式呈现,而是市场自身承受不了离奇的高房价而产生“羊群离场效应”!形成恐慌性的“离场合力”,不仅把一直“推不倒”的楼价顷刻间无情的推倒下去,还直接危及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孙立坚:做好金融危机的灾后防疫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美国最大债权国:中日坐庄的涵义各自不同
·林毅夫: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两国贸易失
·叶檀:国企如何应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
·新闻分析:欧元区债务危机水还有多深
·新闻分析:中国贷款新规全面执行影响几何?
·网民:“民工荒”折射区域经济变局
·索罗斯:中国经济冷却一些 我才可能会再次乐
·刘纪鹏:不必对通胀过于恐惧
·林毅夫: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两国贸易失
·叶檀:国企如何应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
·新闻分析:欧元区债务危机水还有多深
·新闻分析:中国贷款新规全面执行影响几何?
·网民:“民工荒”折射区域经济变局
·索罗斯:中国经济冷却一些 我才可能会再次乐
·刘纪鹏:不必对通胀过于恐惧
·谭雅玲:贬值仍是美元全年主基调
·厉以宁:行业垄断跟行政垄断结合 阻碍企业竞
·金融危机催生新的增长模式
·网民:“民工荒”折射区域经济变局
·直面消费时代大机会与新问题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总体评估和政策讨论
·刘纪鹏:通胀压力缓解 现在还不是加息的好时
·叶檀:国企如何应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
·厉以宁:行业垄断跟行政垄断结合 阻碍企业竞
·金融危机催生新的增长模式
·网民:“民工荒”折射区域经济变局
·直面消费时代大机会与新问题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总体评估和政策讨论
·刘纪鹏:通胀压力缓解 现在还不是加息的好时
·叶檀:国企如何应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