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减少GDP异化现象
阅读提示: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不能以协调发展为由“压快拉慢”,那样做,最终只能是慢发展或不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背道而驰的;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个规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允许并鼓励一部分地区发展得快一些、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以先进带后进,以先富带后富,逐渐减少“二元化的GDP”现象。
GDP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为世界各国所普遍使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GDP在我国产生了很多异化现象,如“片面的GDP”、“二元化的GDP”、“污染的GDP”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发挥GDP统计优势、减少GDP异化现象的根本。
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GDP为中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在实践中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纯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GDP是硬道理”,导致重增长、轻保障,重生产、轻生活,致使土地征用侵害农民的利益、城镇拆迁侵害居民的利益、企业改制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这样的GDP越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就越不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条件和途径。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GDP为中心”。
坚持全面发展,反对“片面的GDP”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明显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但许多地区由于单纯追求GDP增长,导致了严重的“失业病”、“污染病”、“城市病”等后发劣势问题。经济增长了,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却没有同步增加;增长速度提升了,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却没有相应提高;经济指标实现了,社会治安和劳动就业状况却没有明显改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纠正“片面的GDP”,纠正和防止经济社会中的片面畸形发展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统筹兼顾,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当前,尤其要解决好扶贫、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社会问题,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强调协调发展,反对“二元化的GDP”
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如果其中某些环节过于薄弱,就不可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产生了许多“二元化的GDP”现象,发展不够全面,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这种二元结构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改善,而是在加深、分化。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强调协调发展,逐渐消除二元结构。但协调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不能以协调发展为由“压快拉慢”,那样最终只能是慢发展或不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背道而驰的。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个规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允许并鼓励一部分地区发展得快一些、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以先进带后进,以先富带后富,逐渐减少“二元化的GDP”现象。
坚持可持续发展,反对“污染的GDP”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长期以来,一些地区在追求经济超常规增长、跨越式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资源、环境上的“双超”,即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对有限的矿产资源过度开采,靠出售资源换取经济增长,“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盲目上马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造成新的环保欠账,一方致富、八方遭殃,当代致富、后代遭殃等严重污染问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生态文明,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护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
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
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则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在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片面的政绩观。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指标,主要以GDP为主,甚至成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唯一标准。一些地方脱离当地实际,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搞“形象工程”,给地方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有的地方不顾群众反对,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的利益。这种GDP创造的越多,公众的财富损失就越大,同时,还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没有造福一方,反倒贻害无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不能以协调发展为由“压快拉慢”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房地产崩盘时间表流传 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加息预期提前到来 货币政策微调或在4月中上
·高科技领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好机会
·巴克莱:5月或加息 短期不调存准率
·摩根大通预计年内加息三次
·胡宇:资本充足率是抵御系统性危机必要条件
·CPI上涨相对温和 通胀风险低于预期
·应对贸易摩擦中国须有勇更有谋
·加息预期提前到来 货币政策微调或在4月中上
·高科技领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好机会
·巴克莱:5月或加息 短期不调存准率
·摩根大通预计年内加息三次
·胡宇:资本充足率是抵御系统性危机必要条件
·CPI上涨相对温和 通胀风险低于预期
·应对贸易摩擦中国须有勇更有谋
·金融调控:知己知彼方能游刃有余
·美国基金预警:中国现狂热投机先兆
·人民币问题的“第三条路”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美国人储蓄太少才是
·央行例会聚焦信贷增长 准备金率或再上调
·范剑平预言:中国将进入最后一轮高速增长期
·PMI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升
·施压人民币升值对中美经济有害无益
·美国基金预警:中国现狂热投机先兆
·人民币问题的“第三条路”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美国人储蓄太少才是
·央行例会聚焦信贷增长 准备金率或再上调
·范剑平预言:中国将进入最后一轮高速增长期
·PMI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升
·施压人民币升值对中美经济有害无益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