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家基金公司一年发行171只一对多产品,1/3亏损
四基金公司半年净赚过亿
据招商证券8月24日披露的基金半年报显示,博时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营业利润4.18亿元,净利润3.28亿元,期末净资产10.07亿元;而招商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2.59亿元,净利润8534.6万元。
而根据此前东北证券、华泰证券以及光大证券的中报看,南方基金上半年实现净利2.33亿元,大成基金实现净利2.51亿元,银华基金实现净利润1.57亿元,光大保德信基金实现净利9643.13万元,华泰柏瑞基金实现净利润3917.92万元,东方基金实现净利润1698.8万元。
从净利润率来看,博时基金的净利润率高达39%,而银华基金为31%,华泰柏瑞31%,南方基金29%,东方基金26%。
30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半年亏2650亿
截至8月26日,已经有半数基金公司公布了本年度中报,30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上半年共亏损了2650亿元,平均每家基金公司亏损近90亿,股票方向基金成为亏损的重灾区,仅有偏股型基金嘉实主题一只实现盈利,固定收益产品则全部实现了正收益。
基金业老大华夏基金成亏损大户,上半年亏损404亿,博时基金以248亿的亏损排名第二位。目前亏损最少的是金元比联,亏损了1.6亿元。上半年唯一盈利股票方向基金的嘉实主题也公布了半年报,报告显示,上半年盈利6.7亿,这也是上半年唯一盈利的偏股型基金。
亏损大户来自指数型基金,特别是沪深300或者上证50这样的涵盖大蓝筹的指数基金,比如嘉实沪深300指数上半年亏损101亿,华夏上证50ETF亏损77.6亿,华夏沪深300指数亏损73亿,博时沪深300亏损近40亿。嘉实沪深300指数也是目前亏损最多的基金。
上半年18家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51亿
据中报披露,股票投资方向基金受上半年股市震荡影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目前已披露中报的股票方向基金无一盈利,但基金公司自身凭借管理费收入实现了“旱涝保收”。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已公布中报的18家基金公司共获得管理费收入约51亿元,平均每家基金公司为2.8亿元。
其中,博时基金管理基金总资产1070.55亿元,上半年管理费进账6.76亿元,在18家公司中居榜首。东吴基金管理基金总资产72.43亿元,以管理费收入5039.47万元排于“队尾”,一头一尾相差13倍之多。
据悉,基金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公募业务、非公募业务及自购收益等。以博时基金为例,上半年其非公募等业务进账仅1.64亿元,按其营业利润率计算,其公募业务部分贡献的营业利润约为3.36亿元,即其管理费的一半约3.4亿元构成了大部分的营业成本等支出。营业利润通常是由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所得,对基金公司而言,成本支出主要包括人力成本、付给银行的尾随佣金为主的销售费用、房屋租金、运营设备投入等。
券商理财攀附基金,FOF产品成热点
随着银行的银信合作产品被收紧,银行理财产品几乎退出了高风险理财产品争夺的行列,于是四雄割据的局面成为了公募、券商理财、私募三足鼎立。这其中公募基金依然是毋庸置疑的“老大”。公然叫板公募基金,无论是券商理财还是私募基金目前都没有这个“实力”,于是,攀附公募基金,共同发展的思路成为了诸多券商的首选。
券商FOF具有双重优势,首先可以在基金中精选基金。以日前最新发行的西部证券首只FOF产品“财富长安1号”为例,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手段和工具,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以及基金产品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系统的分析基金的盈利能力、选股能力、择时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并进行实时跟踪及动态调整,合理严格的进行投资配置。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正在运作的开放式基金数量超过600只,这就给了此类券商FOF产品以更大的选择空间。
而对于基金来说,券商FOF并非是扮演“狼来了”的角色,二者更像是相伴而生,券商FOF的壮大,一方面给变现优异稳定的基金带来了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也为基金行业带来了竞争的动力,一定程度的迫使基金做足“内功”,以获得更为专业的投资者青睐。
易方达增强回报两年25% 债券基金风险低
据银河证券最新净值周报显示,截至8月20日,易方达增强回报债券A、B级基金两年以来收益率分别达到25.11%和24.05%。
通观成立满两年并计入排名的全部46只普通债券型基金(含一级、二级),易方达增强回报各阶段综合排名情况最好且业绩稳定,其中A、B级在最近一年分别以14.27%和13.81%的收益率位居冠亚军。在两年以来全部普通债券型基金中,增强回报的排名依然位居前五之内。
近三年的投资均取得持续良好的收益,对此,易方达增强回报基金的基金经理钟鸣远表示,主要源于基金经理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前瞻性把握相对准确得当。理财专家分析,选择债券型基金首先是看重其低风险属性,其次应仔细考察投资人的管理能力。两年25%的例子说明,长期投资于具有良好投资能力的管理人所管理的低风险产品,多年下来也可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34家基金一年发行171只一对多产品,募集200亿
正值基金一对多发行一年之际。2009年8月18日,短小精悍的基金一对多应运而生,一时间风光无限受到投资者热捧。据统计,截至2010年7月30日,短短一年时间,共有34家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了171只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达200亿。
但是,刚满一周岁的基金一对多产品业绩表现并没有当初想象般美好。据不完全统计的一对多成绩单显示,截至8月13日,有近1/3的一对多产品业绩在1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广发基金旗下一对多产品集体“发飙”:有多达5只产品排名一对多本年业绩前十,一个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占据同类排名前十半壁江山这样的情况较为罕见。其中成立于去年9月25日的广发主题01的净值为1.246元排名第一,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是-8.65%,领先大盘超过三成。堪称基金一对多与阳光私募业绩比较中少有的亮点。
王亚伟:下半年股市谨慎乐观创业板将去泡沫化
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增大和海外经济仍不稳定的情况下,下半年的A股市场会如何演绎?在公布的2010年半年度报告中,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兼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基金经理王亚伟给出他的答案。
关于宏观经济和政策走向,王亚伟预计,下半年宏观刺激政策退出仍将继续,但为了平衡调结构和保增长的双重目标,政策紧缩力度相对于上半年会有所缓和。管理层将综合考虑国内投资、出口、就业、物价、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结合全球经济变化,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灵活调控,并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王亚伟认为,市场经过上半年的调整,系统性风险已有所降低,部分个股长期投资价值逐步显现。在下半年操作中,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综合考虑估值的安全性和业绩的成长性,对投资组合进行动态的优化调整,适当地降低组合的防御性。对于选股而言,经济结构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过于一致的预期下,如何去发现机会规避风险,需要独立思考的态度和逆向投资的勇气。
近日,国内首只定位H股的基金--嘉实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嘉实H股指基)已经正式获批,将于近期正式发行。
近日,华富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华富强化回报债券型基金将于9月1日至17日正式发行,首募规模上限为20亿元。
申万巴黎基金8月20日公告,增聘徐爽担任申万巴黎新经济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与魏立共同管理该基金。
华商基金8月26日公告,聘任申艳丽女士担任本公司旗下华商领先企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8月24日,华富收益增强债基每10份派0.12元。
8月24日,金鹰稳健成长每10份派0.30元。
34家基金公司一年发行171只一对多产品 三分之一亏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数据精选:下周将报复性上涨的股票(附股)
·数据精选:明日将报复性上涨的股票(附股)
·午后震荡攀升 主力2000手大单抢20股(表)
·宽幅震荡 巨资出逃10大板块(表)
·缩量反弹 主力资金净流入20股(表)
·今日主力资金进出前50只个股(8.27)
·探底回升 主力早盘2000手大单抢20股(表)
·主力资金8月27日增减仓行业个股一览
·数据精选:明日将报复性上涨的股票(附股)
·午后震荡攀升 主力2000手大单抢20股(表)
·宽幅震荡 巨资出逃10大板块(表)
·缩量反弹 主力资金净流入20股(表)
·今日主力资金进出前50只个股(8.27)
·探底回升 主力早盘2000手大单抢20股(表)
·主力资金8月27日增减仓行业个股一览
·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出142亿元
·自营业务7家亏损5家盈利 上半年小赚3亿
·6银行2318亿元股权融资方案待批
·12家上市券商半年获利118亿元
·54家公司业绩变脸 保荐人只“荐”不“保”
·息差反弹扮靓中报 16家银行净利增逾四成
·每日精选个股点评(8.30)
·16只重组题材股暗藏投资机会
·自营业务7家亏损5家盈利 上半年小赚3亿
·6银行2318亿元股权融资方案待批
·12家上市券商半年获利118亿元
·54家公司业绩变脸 保荐人只“荐”不“保”
·息差反弹扮靓中报 16家银行净利增逾四成
·每日精选个股点评(8.30)
·16只重组题材股暗藏投资机会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