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预测中国2010年全年GDP增速同比可达9.9%,CPI有望控制在3%以内。在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增速将出现与2009年截然相反的变化,双双回落。报告总体判断,今年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可能性最大。
投资、出口“变脸”
10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预测全年GDP增速同比将增9.9%,并且在保持政策力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预计2011年经济增速可达10%左右。不过,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年投资将明显回落;四季度出口也将大幅回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仍旧为负贡献。
报告表示,2010年4月以来,一系列针对高房价的调控措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了较大压力,加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力逐步减弱减缓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因而预测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仅为19.5%,比2009年低13.8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虽然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呈现全面复苏态势,但进入下半年,美国经济开始呈现下滑迹象,加之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国外贸出口持续回升的势头将有所放缓,四季度预计将出现较大幅度回落,预计全年出口增长达27.3%,并预计全年进口同比增速为35.7%,全年顺差1650亿美元,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旧为负。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报告会上也表示,2011年世界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受此影响,中国2011年外需将明显下降,从而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的总需求不足。
此外,报告预测,中国经济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将达4.1%。第二产业增加值2010年增长速度将达10.7%,比2009年高0.8个百分点。由于中国中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转变,2011年工业增速仍可保持10%以上。2010年和2011年,第三产业发展将呈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同比增速分别将达10.1%和10.2%。
通胀预期趋缓
与春季报告不同,社科院秋季报告将CPI全年增速预期从3.5%下调至3%。发改委人士昨日也指出,从价格来看,能够实现今年年初制定的将CPI增速控制在3%的目标。
社科院报告认为,2010年CPI上涨3.0%,主要是由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引起的。但从后期走势看,CPI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报告认为,当前需要密切关注、正确认识推动物价上升的长短期、国内外因素,管理好通胀预期。推动物价继续上涨的因素主要表现,一是全球范围内货币供应的超量发行;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三是国内劳动力工资和能源资源产品的价格调整形成的成本推动;四是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供应存在不确定性。
发改委人士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粮食价格将趋于稳定,为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稳定奠定基础,工业消费品价格也将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政府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把握价格调整的力度和节奏。
“三驾马车”换挡 我国今年GDP增速可达9.9%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全球看财经:左边通胀 右边通缩
·应设定人民币升值“红线干预区”
·实行阶梯电价关乎民生大事不该搞“一刀切”
·人民币升值对税收的影响
·货币战危害经济复苏
·缘何低位徘徊
·促进民间投资离不开国有资本战略性撤退
·将卖地收入大增当成反思土地财政契机
·应设定人民币升值“红线干预区”
·实行阶梯电价关乎民生大事不该搞“一刀切”
·人民币升值对税收的影响
·货币战危害经济复苏
·缘何低位徘徊
·促进民间投资离不开国有资本战略性撤退
·将卖地收入大增当成反思土地财政契机
·央行力守7.5万亿新增信贷目标
·中国需要“包容性增长”
·量化宽松绑架全球经济 资产泡沫阴影挥之不去
·调控留有“后招” 加息蓄势待发
·人民币升值对税收的影响
·研究报告称北京人生活压力加大
·硝烟背后的利益博弈 专家评说全球汇率摩擦
·货币战危害经济复苏
·中国需要“包容性增长”
·量化宽松绑架全球经济 资产泡沫阴影挥之不去
·调控留有“后招” 加息蓄势待发
·人民币升值对税收的影响
·研究报告称北京人生活压力加大
·硝烟背后的利益博弈 专家评说全球汇率摩擦
·货币战危害经济复苏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