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新股数据 >> 正文
皮海洲:突击入股应斩草除根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0年10月15日 08:13 每日经济新闻 
  皮海洲

  针对有关媒体关于证监会将延长创业板突击入股锁定期的报道,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12日表示,无论是对中小板的上市锁定期还是创业板锁定期,证监会都没有作任何调整。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鉴于创业板频陷突击入股质疑漩涡,监管层拟加大监管力度,发行审核趋紧,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延长突击入股的锁定期,招股说明书刊登前1年内入股的,锁定期由1年延长至3年。而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却对此予以否认,这除了反映市场热盼延长突击入股锁定期外,更反映出监管者的不作为,这不是对创业板负责任的态度。

  创业板自去年10月30日推出以来,其新股发行过程中的各种腐败现象非常突出,突击入股就是其中一项重要腐败内容。一家企业要上市了,一些拥有特权者争相入股,攫取股票上市时的巨额溢价,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广大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尤其是一些券商以“直投”的名义突击入股,既当股东,又做保荐人,严重地破坏了保荐机构的独立性与公正性,进而导致企业板公司包装上市、虚假陈述现象泛滥,创业板因此沦为“腐败板”、“问题板”。因此,突击入股问题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投资者及业内人士质疑与抨击突击入股问题的声音不绝于耳,许多人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加强对突击入股现象的监管,打击PE腐败行为。遗憾的是,在突击入股问题上,监管部门听之任之。

  其实,就算证监会真的决定将突击入股股份的锁定期由1年延长到3年,这仍然不是解决突击入股问题的有效方法,而是对突击入股现象的纵容。一方面,延长突击入股锁定期并没有改变其腐败性质,相反,延长锁定期倒是让突击入股这种腐败行为合法化;另一方面,延长锁定期并不影响突击入股的暴利。虽然延长锁定期增加了突击入股的时间成本,但面对突击入股所带来的几倍、几十倍的暴利,这种时间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在我看来,如果证监会有意解决突击入股问题,有效的办法不是延长突击入股的锁定期,而是应将突击入股行为彻底从中国股市铲除,严禁有突击入股问题的公司发股上市。一方面,这是对待PE腐败的态度问题;另一方面,有突击入股行为的公司确实没有上市的必要。既然这类公司能在股票公开发行前突击发股,就已经表明它不需要通过向公众发股就可以解决融资渠道问题。当然,这类公司在公开发股之前能突击发股,这也意味着这类公司并不缺钱。既然“突击入股”已经让公司“不差钱”了,那又何必还要上市融资呢?

  希望证监会能够正视突击入股问题,并制定严禁有突击入股问题的公司发股上市的办法,坚决打击创业板新股发行过程中的腐败行为。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收藏到 博采 百度】【推荐】【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5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