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货币政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呼吁、警醒加快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声音再度增加。11月12日,在第六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强调,我们需要有一套市场化的调控利率的手段,要利用利率手段可以进行非行政化的调控。利率市场化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银行的存款和贷款,现在对存款有上限管制,对贷款有下限管制。二是中央银行手里的利率或者是没有市场化的目标,或者是没有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
李扬表示只有通过多部门的协调发展才能使利率市场化更健康稳健的发展,对于如何更好的全面推行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他提出了四点解决建议:
第一,需要为利率的市场化创造经济条件,也就是说利率是金融体系的问题,但是利率市场化这样一个事情必须和经济体系相吻合,利率是金融,金融是第二性,金融如果不和它的赖以产生的基础相一致,不在它赖以生存的基础上来解释来发展,金融本身什么都不是,就是数字,比较坏的条件下就是泡沫,利率市场化本身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要让经济活动能够提供一个准确的调整指标和信号。
第二、银行不能太依赖市场,尤其是政策市场。李扬表示,在这个市场活动中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行为应当是市场化的,并且它的盈利模式要从目前主要依赖息差转移到依赖收取服务费。他指出,当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当利率市场化之后,当对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撤销之后,当息差收窄之后,能不能使银行还处于世界第一银行,还能排在世界前十名之内,也就是说,市场中主要依赖息差而存活的企业要能够承受利率市场化的结果。
第三,产品可交易。这里面涉及到利率市场化是怎么形成的,一个市场化的利率在金融产品反复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因此,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产品的主体是可交易的就是一个条件。
第四,金融宏观调控。中央银行本身需要进行相当程度的改革才能够使得利率市场化真正推行下去的理由,目前我们中央银行手头也有好几个利率,这几个利率很遗憾都是行政化在操作,基于很行政化的利率调控手段之下,利率手段用得越多行政化的措施越强,行政化的特征越强,在这种情况下再调控根本不是什么市场机制的作用。
李扬:利用利率手段进行非行政化调控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中投证券:10月CPI或达4.2%
·发改委:全年CPI涨幅将微超3% 符合调控目标
·央行发布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谢国忠:货币战争之“盖特纳的困境”
·李慧勇:年内或同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启动
·马骏:未来两年央行仍需四次加息
·姜建清预计央行将收紧所有货币政策工具
·社科院专家:“十二五”中国经增速应放缓至
·发改委:全年CPI涨幅将微超3% 符合调控目标
·央行发布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谢国忠:货币战争之“盖特纳的困境”
·李慧勇:年内或同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启动
·马骏:未来两年央行仍需四次加息
·姜建清预计央行将收紧所有货币政策工具
·社科院专家:“十二五”中国经增速应放缓至
·地方“十二五”前出现项目“抢跑风”
·CPI创新高 超发货币四处冒泡是根源
·成思危:全年CPI在5%以内就算是温和通胀
·2010年中国前10个月外贸进出口额已超越去年
·姜建清预计央行将收紧所有货币政策工具
·发改委:全年CPI涨幅将微超3% 符合调控目标
·李慧勇:年内或同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启动
·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CPI创新高 超发货币四处冒泡是根源
·成思危:全年CPI在5%以内就算是温和通胀
·2010年中国前10个月外贸进出口额已超越去年
·姜建清预计央行将收紧所有货币政策工具
·发改委:全年CPI涨幅将微超3% 符合调控目标
·李慧勇:年内或同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启动
·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