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新股数据 >> 正文
险资打新给力 银信申购绝迹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0年12月09日 07:50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张 宁

  本报讯 新股发行询价制度改革后,机构“打新”热情不改。险资继续充当了机构网下申购的龙头,而受证券账户暂停开户与网下配售资格到期等因素影响,银行打新理财产品及打新类信托产品均濒临绝迹的边缘。

  险资打新给力

  证券时报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自新股发行询价制度改革以来,共有29只新股上市,其中有保险资金参与打新的有18只,其中保险账户共参与打新103次,约占到全部打新账户的1/6 ,仍是打新绝对主力。

  数据显示,在上述期间,各大保险公司动用的打新资金达122亿,其中泰康系独占鳌头,打新资金量达到46亿元。太平洋系、华泰系、新华系等,动用资金都在5亿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两强平安系与中国人寿系自新股询价改革后,至今并无参与网下申购。

  而在其他7类机构中,基金、券商、信托、财务公司、承销商推荐的合格机构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打新资金量依次分列其后。

  银信打新产品难发行

  在信托资金中,除信托公司自营资金外,云国投旗下的集合信托产品(不包括“承销商推荐类中的证券投资集合信托”)打新较为踊跃。

  统计显示,在上述期间,云国投旗下集合信托产品共计38次动用信托账户进行网下申购,动用资金累计达7亿。其中,在涪陵榨菜的网下申购中,云信系更是一次动用了10个信托产品账户。

  事实上,云国投旗下信托产品也是新股询价改革后唯一参与了网下申购的信托产品。其他信托公司,包括以往的申购大户——中信信托系、外贸信托系打新产品均无踪迹,而在2007年和2008年,这两家信托公司最高曾一次动用数百个信托产品账户参与打新。

  对于当前窘境,有信托业人士认为,这表明专用于网下申购的信托产品可能已接近枯竭。

  据介绍,信托公司旗下有网下申购资格的资金包括信托公司自营资金以及部分经审批的打新信托产品资金。但由于有信托公司一次性申报的打新信托产品多达90 只,引发监管部门整顿,2007年底时该类产品就已经停止审批。此外,2007年、2008年涌现的大量打新信托产品则因网下配售资格到期陆续失去网下打新资格。据上述人士估算,目前大约只剩下40多只信托产品还有打新资格,其中云国投就约占去半数,但其产品中网下配售资格剩余期限最长的也只有两年。

  上述人士表示,业内对网下配售资格到期的信托产品的处理,往往会直接注销产品,也有部分产品转型为普通的证券投资集合信托,以保留当前稀缺的证券账户资源。

  此外,“打新”信托产品枯竭带来的效应是银行“打新”理财产品也几近绝迹。一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银行“打新”理财产品主要通过购买“打新”信托产品的方式间接进行网下申购,因此该类银信合作模式的产品已难以维持。同时,专注于网上申购的理财产品,则因“网上申购有0.1%上限”的规定,致使收益率大幅下降,因此也都逐渐淡出市场。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收藏到 博采 百度】【推荐】【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5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