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普及互联网安全金融知识活动
818出国网 您的出国智囊团
抄底欧洲 “黄金居留权”限额认购
10大翻倍金股,您看我就送
对于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来说,如果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刚刚爆发的恐慌年,2009年是经济衰退年,那么2010年应该还算是不错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都走上了经济复苏的轨道。
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2.3%,欧元区为1.6%,日本为2.7%,英国为1.8%,美国为2.6%。
时值年末,回首2010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所走过的复苏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条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路上,还横着三道“坎”。而正是受这些“坎”的困扰,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速度显得有些缓慢,远远落后于新兴经济体。
失业率高企
失业,可能是2010年令全球发达国家最为头疼的问题。在这一年,尽管这些国家的经济已经恢复增长,但高企的失业率并未见到明显下行的迹象。
据国际劳工组织预计,2010年全球失业率将达到6.5%,失业人口超过2.1亿人。而美国的失业率远远高于6.5%,2010年1至10月,美国的失业率从未低于9.5%,而且在11月份又重新回到了9.8%的历史高位。高失业率使得美国民众对奥巴马政府的满意度大打折扣,直接导致民主党在今年的中期选举中惨败。
与美国相比,欧洲国家的失业率也不“逊色”。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0月份欧盟的失业率已经连续第九个月维持在9.6%的历史高位,总失业人口达到2315.1万;而欧元区16国的失业率则从1月份的9.9%上升到10月份的10.1%,为欧元区成立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总失业人口则超过了1500万人。而在西班牙,失业率更是突破了20%的关口。
在欧美遭遇失业重压的同时,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就业市场也不乐观。其中,日本2010年的失业率已从1月份的4.9%上升到11月份的5.1%,失业总人数达318万人;加拿大的失业率高达7.6%;澳大利亚的失业率升至5.4%。
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将拖累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持续复苏。分析人士认为,就业市场的疲弱表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只是低谷中的恢复性反弹,并未带动就业实质增长,还处于一种无就业复苏的阶段。这种复苏状态对消费者的信心影响很大。此外,失业率高企,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造成国家政局不稳,对经济持续复苏极为不利。
债台高筑
年初的希腊,年末的爱尔兰,一场贯穿2010年的欧洲债务危机不仅让欧元遭遇了自诞生以来最大压力,也让全球发达经济体意识到其自身债务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希腊和爱尔兰在整个欧元区中的经济比重很小,但它们将影响市场投资者对欧元区甚至整个欧洲经济形势的判断。欧债危机的爆发直接打压了欧元走势以及欧洲主要股指,影响了欧洲经济的复苏。
希腊和爱尔兰的债务危机还引发了市场对其他同样存在债务问题国家的担忧,比如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等国。2010年,这些国家的主权信用一再遭遇国际评级机构的降级,市场对其担忧加剧,也导致其债券市场更为不景气,危机随时会蔓延。
尽管欧盟在2010年5月推出了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并在12月欧洲领导人峰会上,达成在2013年建立欧洲稳定机制的共识。但由于欧元区固有的体制缺陷,以及持续多年的高福利政策和为摆脱金融危机而推出的多项经济刺激计划所累积起来的巨额债务,致使欧洲债务危机在2010年愈演愈烈,并很可能延续到2011年。
更糟糕的是,主权债务问题和财政状况恶化不仅是欧洲国家独有,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同样存在这类难题。
美国财政部12月21日在年度财政报告中表示,美国政府2010财年赤字为13.5万亿美元,高于2009财年的11.5万亿美元。随着美国8580亿美元减税计划的实施,还将不断加大联邦赤字水平,预计2011财年预算赤字可能再破10万亿美元。
而据日本财务省发表数据显示,截至2009财年,日本国债总额已增至将近88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0万亿元左右,再创历史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数据显示,日本国家债务总额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29%,位于发达国家前列。
虽然当前美国和日本因其在全球经济中较高的地位,其国债仍很受市场投资者的追捧,但债务规模如果持续扩大下去,这个窟窿迟早会露出来。
通缩隐忧
2010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一直生活在通缩的隐忧中,并为抑制通缩而艰苦地努力着。
今年11月,美联储豪掷6000亿美元发动第二轮经济刺激政策,伯南克甚至扬言还会有第三轮。专家认为,美联储之所以在经济已实现复苏后仍一再推出经济刺激措施,主要是因为担心通缩问题。
而欧洲,受债务危机影响,各国财政紧缩,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消费。数据显示,欧元区2010年的物价指数一直落在欧洲央行的2%界限以下。
此外,饱受通缩之苦最大的还属日本。尽管10月下旬,日本内阁出台了高达5兆日元的紧急综合经济对策,以应对日元升值和通缩困局。但据日本政府12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下降,为连续第21个月下滑,暴露了日本经济仍深受内需疲弱所导致的通缩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