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公司数据 >> 正文
沪指2010年跌14.3%全球倒数第三 融资远超美国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1年01月01日 11:11     吴敏 新京报 
  随着昨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定格在2808.08点和12458.55点,中国股市挥别2010年。沪指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红,但全年累计仍跌14.3%,大小盘股呈现“冰火两重天”。

  A股融资居前涨幅居后

  昨日沪深A股出现上涨,沪指收报2808.08点,涨1.76%;深成指收报12458.55点,涨2.63%。

  但从全年来看,A股跌幅仍较大。尽管上证综指在最后一个交易日成功重返2800点上方,但全年累计下跌14.3%,这一幅度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垫底位置,表现仅仅好于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西班牙市场。在大型市场中处于最差水平。

  A股在2010年经历两大考验,在上半年,严厉的地产调控出台和银行股再融资,使得地产金融股持续低迷;而在下半年,通胀和由此引发的政策紧缩预期成为主导A股走势的主要原因。

  虽然大盘表现低迷,但A股筹资能力仍惊人。证监会数据显示,2010年前11月,A股IPO筹资4579.39亿元,配股、增发和权证行权融资3418.93亿元,其中多数再融资来自定向增发和配股。而根据全球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中国沪深两市IPO募集资金累计高达669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同期美国市场通过新股发行筹集到的资金额420亿美元。

  大小盘股“冰火两重天”

  2010年A股呈现出严重的结构性分化的局面。大盘股下挫,中小盘股活跃。全年沪指跌14.3%,但代表中小个股的中证500指数上涨10%;而代表沪深两市大蓝筹的沪深300指数全年下挫12.5%。

  这样的结构性格局也使得2010年以股票市场为基础的基金、集合理财等产品呈现分化。在公募基金中,2010年预计有超过半数的偏股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部分基金回报超过30%。

  投资者对于消费、科技等抗周期股票的青睐也使得这些中小盘股目前股价高企,不过目前多数机构投资者仍看好这些股票2011年的机会。如国投瑞银基金指出,2011年建议关注大消费主题、新兴产业群主题等。

  股票总市值全球第二

  虽然市场低迷,但A股市值处于全球前列的情况没有改变。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12月30日的讲话中指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有上市公司2062家,投资者1.3亿户,证券公司106家,基金公司62家,期货公司163家,股票总市值全球第二位。

  沪深两市昨日的总市值达到26.5万亿元,流通市值达到19.2万亿元。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达到72.5%。这一市值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处于第二位,这也是2008年以来沪深两市市值连续第二年增长。

  目前沪深两市的市值较2009年末的24.4万亿元小幅上升8.6%,较2007年32万亿的总市值还有较大距离。但从目前2808点的点位看,目前的市值是2006年类似点位附近的3倍左右。2006年底沪指收报2675点附近,当时的市值是8.8万亿元,目前26.5万亿元的市值较当时增长2倍。

  后市展望

  “震荡”或仍是A股主旋律

  在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背景下,“震荡”或仍是2011年A股市场的主旋律。

  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滕印认为,从历史上货币政策变动与证券市场走势关系来看,一般而言“宽松”货币政策对应全局性的牛市或阶段性大行情,“紧缩”货币政策对应熊市或阶段性大调整。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常会伴随证券市场的大幅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十二五”规划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民生勾画出发展路径,“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成为市场人士对新一年股市的共识。

  中欧新动力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苟开红表示,展望未来的五到十年,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GDP快速增长不仅不现实,而且不可持续。“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可能更多地来自于消费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新能源和内需拉动,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主题。”

  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CEO胡斌则用“震荡向上、局部牛市”来描绘新一年股市。“上蹿下跳的‘猴市’和局部的‘小牛’,将是对全球经济复苏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确定性投资机会的最好验证。”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收藏到 博采 百度】【推荐】【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5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