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市场20年来发行价最高纪录在2011年伊始被刷新。1月5日,华锐风电以90元/股的发行价华丽登场,成为沪市主板20年来发行价最贵的股票。而稍早于华锐风电一步登陆沪市的海南橡胶,则以87.7倍的高市盈率重磅登陆沪市主板。自此,新股发行“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开始蔓延至主板,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三高”更是愈演愈烈。市场人士分析,历经2009年6月和2010年11月两次新股发行改革,遏制“三高”不仅未见成效且愈加严重,与其难以切割的利益链有关。
新股发行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新股发行“三高”蔓延至主板,作为“三高”的发源地,创业板和中小板近段时间的表现更有接近疯狂之势。
1月5日,华锐风电以90元/股的发行价成为沪市主板20年来发行价最贵的股票,发行后总股本将达到10.51亿股,总市值将达到945.9亿元,跻身A股50强。而主板市场曾经的最高发行价股是中国神华,其发行价不过36.99元/股。
华锐风电本次发行市盈率达到48.83倍,虽然比不上中小板和创业板动辄百倍的发行市盈率,但与此前在A股上市的中小板股票,也是华锐风电的主要竞争对手金风科技目前29.7倍的市盈率相比依然高出不少。此外,一位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但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超过80家,呈现风电产能过剩的苗头,若不及时调控和引导,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而风电装机基数已经不小,再加上“上网难”的问题,目前市场对华锐风电的疯狂追捧恐欠理智。
早于华锐风电一步登陆沪市的海南橡胶虽然发行价仅为5.99元/股,但其发行市盈率却达到了87.7倍,创下了这一波沪市发行市盈率的又一个高峰。而此前永辉超市、四方股份等沪市新军以超过70倍的市盈率发行时,就已经受到了市场的质疑。
作为“三高”的发源地,创业板和中小板近段时间的表现更有接近疯狂之势。从“史上最贵新股”海普瑞算起,近10个月来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发行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纪录不断被刷新。中小板的海普瑞以148元创造了A股市场最高发行价格,汤臣倍健以110元的发行价格创造了创业板发行价格的纪录;发行市盈率方面,从沃森生物的133.8倍到星河生物的138.46倍,再到新研股份的150.82倍,一个个市盈率百倍股是后浪推前浪。
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监管层多次出台的新股体制改革政策。2009年6月10日启动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个人投资者中签户数也出现了大幅提高,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有一定程度的降低;2010年11月,监管部门启动了第二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扩大了询价对象,增加了中签机构的每一签的比重。但新股发行最根本的“三高”问题却始终未能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三高”恶果
投资者悉数买单
一边是七成亏损的投资者,一边是824位亿万富翁,“三高”横行使A股沦为了圈钱市,并且使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承担了更大风险。
尽管去年国内经济增长强劲,GDP和CPI一路上扬,利率水平也几乎一直为负,市场流动性充裕,但A股反而成为2010年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之一。众多分析人士认为,“三高”横行使A股沦为了圈钱市,并且使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承担了更大风险。
2010年是中国股市名副其实的融资年,全年募资金额达到10016.32亿元,一举超越2007年7985.82亿元的历史纪录。在IPO、增发及配股融资规模上,均创出历史新高,分别为4921.31亿元、3656.80亿元和1438.22亿元。全年IPO首发股票共计349只,这一数字超过2007-2009年三年间的总和。
而另一个数据是,2010年上市的349只新股中,持股市值上亿元的个人股东高达824位,相当于平均每只新股上市就有2.4位亿万富翁产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某财经网站调查显示,在2010年中近70%的股民亏钱。股市一边成为亿万富翁的生产基地,一边又成了吞噬公众投资者财富的“老虎机”,而这一切很大程度都要“归功”于新股的“三高”发行。
“虽然经过20年的发展,沪深股市不再是改革的试验田,但股市为上市公司融资服务的宗旨并未改变。融资是股市最主要的功能,甚至是惟一的功能。”某财经评论员称,正是为了让上市公司最大化地融资,沪深股市不仅设置了绝大多数股本不上市流通的股本结构模式,通过人为调控股票的供求关系来抬高新股发行价格,而且新股发行制度始终都是为发行人最大化融资服务,把新股发行变成了“圈钱”行为。
也正因如此,就导致了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与二级市场倒挂的现象,也成就了沪深股市融资额全球第一的“殊荣”,同时也使沪深股市成了亿万富翁的生产基地。而所有这一切都是需要广大投资者来买单的,股市因此而背离经济基本面,表现为弱市震荡,投资者因此而亏损,皆在意料之中。
上市公司大肆“圈钱”,意味着市场资源浪费与资源错配非常严重,也意味着投资者将承担着更大的风险。一个只重视融资功能,而不重视投资功能的市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健康发展的,而发行人和承销商通过高价发行和高市盈率发行将风险默默地转移给了只能被动接受的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
此外,一位北京的创投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新股“三高”现象对他们来说是一桩喜事,但他也对此表示了担忧,新股“妖魔化”发行,挂牌上市后的高估值即是其后遗症,而所谓的“高成长性”、“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等则是支撑股价的因素。“中国股市诞生20年来,真正具备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屈指可数,更多的上市公司还是演绎着‘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所以以高市盈率发行实际上是对投资者的掠夺。”该创投人士如是说。
供给短缺
承销商“吊起来卖”
承销商为了攫取更多的承销费,想尽办法推高发行价,而询价机构为了获得摇号资格不顾一切报高价。但在A股这样的卖方市场里,发行失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合理的市场下,如果发行价定得太高,可能会遭受发行失败的结果,这是发行人和承销商所不愿看到的。在西方资本市场中,发行人宁愿接受一定的发行折价,补偿投资者在信息上的劣势;而投资银行为维护自己的声誉,也倾向于促成一个相对保守的发行价格,以保证发行成功。
但在A股这样的卖方市场里,发行失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此时市场调节就对新股发行价格的约束大大减弱,发行人和承销商的这种担心也就不存在了。不论是发行人还是承销商,他们从发行中获得的收益只和募集资金的规模相关,在发行股本一定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更高的发行价格成为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而目前新股资源又较为稀缺,更使得券商干脆“吊起来卖”,谁报价高,谁才有进入下一轮的机会。
据一位投行人士介绍,多数情况下保荐人和承销商都是由一家券商机构担当。除了保荐收入外,承销商的承销费用多为承销金额的1.5%-3%之间,所以保荐人、承销商为攫取更多的承销费用,希望新股发行的价格越高越好。
与保荐人、承销商对新股高定价诉求相契合的是,众多询价机构为分享新股筹码也在哄抬价格。
一位券商资管人士称,报高价他们也很无奈。“如果不报得稍微高一点,就没法进行下一轮的‘摇奖’,而且还会得罪投行,现在行情就是这样,实在是没办法。”该资管人士还透露,此前就有两家中小券商的资产管理部门在询价的时候报低价,已被行业列为黑名单,“我可不想重蹈他们的覆辙”。
上一页12下一页
北京商报:新股发行三高肥了谁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分析师称华锐风电事故应不影响上市 建议开盘
·华锐风电网上中签率2.98% 冻结资金2791亿
·下周仅5只新股发行 申购策略指南
·华锐风电(601558):中国风电制造的领军者
·新年新股两极分化 小盘股最受市场追捧
·沪市发行价最高股IPO路上遇事故
·6只新股打包上市 安居宝破发海胶给力
·海南橡胶现中小板特征
·华锐风电网上中签率2.98% 冻结资金2791亿
·下周仅5只新股发行 申购策略指南
·华锐风电(601558):中国风电制造的领军者
·新年新股两极分化 小盘股最受市场追捧
·沪市发行价最高股IPO路上遇事故
·6只新股打包上市 安居宝破发海胶给力
·海南橡胶现中小板特征
·收跌1.6% 海立美达上市首日即破发
·询价新规后初现破发潮 机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交易指南:两只新股今日上市
·10日创业板指数大跌近3%
·2011年创业板五大最给力看点 退市争取破题
·2011年城商行如何攻破IPO围城
·逾40家城商行提出上市规划 争跑IPO最后一公
·上市前遭遇触电事故 华锐风电称等调查结果
·询价新规后初现破发潮 机构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交易指南:两只新股今日上市
·10日创业板指数大跌近3%
·2011年创业板五大最给力看点 退市争取破题
·2011年城商行如何攻破IPO围城
·逾40家城商行提出上市规划 争跑IPO最后一公
·上市前遭遇触电事故 华锐风电称等调查结果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