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出火爆局面,不少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一推出就迅速销售一空。记者走访发现,一些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也悄然抬高了门槛,起始金额不再是5万元的“行价”,而是10万、20万、30万,甚至还有100万元起购的。不仅如此,其收益也实行金额差别,达到一定金额就能享受更高的收益率。
收益高了门槛也高
今年以来,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随“息”而动,纷纷调高了收益率,一些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达到了5%~6%,远高于同期定存利率。在这种情况下,理财产品的销售非常火爆,部分理财产品还得提前预定,否则买不到。不过,收益率提高了,投资者购买的起始金额也大幅提高。
“以往大多数理财产品的起始金额都是5万元,没想到现在冒出了不少10万元以上起步的。”4月22日,南宁的张小姐到一家商业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她看好一款理财期限为366天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19%,这相当于银行5年期存款的利率。张小姐正想购买,却被告知她的资金不足,原来这款理财产品的起始金额为30万元。张小姐又来到另一家商业银行,她看中一款理财期限为12天、年化收益率为5%的短期理财产品,其收益相当于银行同期存款的3.38倍。但是张小姐仔细一看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款理财产品的起始金额为100万元。
记者走访了解到,近期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起始金额有所提高,并且购买金额不同,收益率也不同。像一款理财产品,起始金额为10万元,如果购买10万~300万元,年化收益率为3.2%;如果是300万元以上,年化收益率为3.5%。另一款理财产品,购买5万~50万元,年化收益为5%;50万~100万元,年化收益为5.2%;100万元以上,年化收益为5.5%。
高门槛背后有玄机
尽管从去年10月份以来,央行已经多次上调存款利率,但是与CPI相比仍处于负利率状态。加之股票、房地产等投资渠道的赚钱效应不明显,不少投资者更愿意选择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
但是,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提高,也把不少资金量不是很大的投资者挡在了门外。南宁的马先生说,他对于理财产品提高起始金额以及实行差别收益率的做法持不认可的态度。马先生认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往往也是银行的存款、贷款客户。不少银行都宣称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就应该多考虑如何做到便利投资者,在资金上不应设置高门槛。
对此,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说,提高理财产品的门槛是一种市场行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银行通过一些投资方式来实现高收益率并不困难,比如说用于同业拆借。今年年初,不少银行的资金面都颇为紧张,导致同业拆借利率大涨,一度上升到8%以上,有的银行理财产品选择将理财产品资金用于同业拆借,就能轻松又稳健地实现5%甚至以上的高收益率。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一再提高,银行对存款资金也非常饥渴,推出一些门槛高、收益也相对高的理财产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一些资金量大的投资者个人和机构。
“投资者想要买到收益率高的理财产品,可以关注月末、季度末的时间点。”这位银行人士说,为了在月末或季度末吸引更多的资金沉淀银行,银行往往会抬高收益率来吸引客户。
产品合约暗藏风险
如今,一些保本型的理财产品被不少人视为稳健、安全的投资方式。但也有理财专家指出,银行理财产品的合约暗藏不少风险。
南宁一家投资咨询公司的理财师余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某商业银行的官方网站调出了一款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资料,其中规定“银行是否可提前终止”一项中明确写着“是”;“客户是否可赎回”一项中则写着“否”。余波说,通常银行理财产品的合约中都有终止规定,多数为银行有权终止,客户无权。所谓的提前终止条款,是银行制定的对于产品的运行终止及赎回的规定。至于银行在什么情况下会提前终止理财产品,银行通常的解释为一是遇到重大金融政策调整,二是银行认为有必要终止的情况。
余波说,重大金融政策调整主要指加息、降息政策以及重大汇率变动。比如说,一款结构型理财产品本身是挂钩于汇率、利率指标,一旦这种指标发生变动,产品就会提前终止。不管是什么原因,该不该终止都不由投资者说了算。而且,银行终止的情况下,所有风险均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那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应该如何把握呢?余波建议,如果想购买债券及信贷类理财产品,加息周期下应尽量选择购买短期的,降息周期下则应选长期限的;如果投资外币理财产品,应以短期产品为主。
从5万到动辄百万起步 理财产品为何提高门槛
查看评论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平安资管昨50亿参与大宗交易 大笔买卖百亿银
·2011一季报盘点之惊艳:业绩爆发性增长公司
·女私募经理造就50倍神话:市场优先 个股制胜
·三“戴帽”股齐跌停 机构提前逃跑
·4月CPI未必创新高 央行鼓励直接融资
·人民日报分析百姓为何不愿花钱:没的花不敢
·股价接近三年新高 “牛散”刘芳精准伏击春晖
·ST天龙成最大假奶牛 连亏7年也推高送转
·2011一季报盘点之惊艳:业绩爆发性增长公司
·女私募经理造就50倍神话:市场优先 个股制胜
·三“戴帽”股齐跌停 机构提前逃跑
·4月CPI未必创新高 央行鼓励直接融资
·人民日报分析百姓为何不愿花钱:没的花不敢
·股价接近三年新高 “牛散”刘芳精准伏击春晖
·ST天龙成最大假奶牛 连亏7年也推高送转
·郊区纯新盘蜂拥入市 或刺激北京房价跌19%
·社科院:香港最具竞争力 石家庄人最幸福
·北京职工年薪平均五万元 行业差距最高达8倍
·女私募经理造就50倍神话:市场优先 个股制胜
·盈利陷低谷 海油工程下半年迎来转机?
·中远航运高管逆市增持 航运业拐点临近?
·供需逆转致电力紧张 板块估值修复正当时
·股权激励蹊跷终止 双林股份称授予对象没钱
·社科院:香港最具竞争力 石家庄人最幸福
·北京职工年薪平均五万元 行业差距最高达8倍
·女私募经理造就50倍神话:市场优先 个股制胜
·盈利陷低谷 海油工程下半年迎来转机?
·中远航运高管逆市增持 航运业拐点临近?
·供需逆转致电力紧张 板块估值修复正当时
·股权激励蹊跷终止 双林股份称授予对象没钱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