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宏观数据 >> 正文
熊市下投资者众生相:股民每天睡眠少于5小时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1年06月13日 11:21     王丹 北京商报 
  持续下跌、难言见底的股票市场,正挑战着投资界各方人士的“神经”,焦躁、埋怨,越来越偏离理性的轨道。面对难以回避的市场现状,投资者究竟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近日,本刊记者经过多方采访,了解了投资界的人生百态,今与读者分享,借此劝慰投资者应以健康心态面对股市涨跌。

  股民

  每天睡眠少于5小时

  日前,一份《中国城市股民健康状况报告》的出炉,让市场一片哗然。报告称,“经济压力、股市变化、健康困扰”目前已成为压在股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调查显示,七成股民有肩颈酸胀的毛病;近半数股民因压力过大而睡眠减少。据悉,股市下行给股民造成的心理压力是造成睡眠质量大幅降低的重要原因。报告中称,过去一个月里,49.6%的股民都有一天睡眠少于5小时的情况。除了睡眠不好外,约有六成股民承认被负面情绪所包围。

  股民于先生说,他炒股10多年,今年以来的A股市场让他最为烦躁。二级市场跌多涨少,一级市场打新也能套牢。通胀、紧缩、扩容,让市场看不到见底迹象,明明估值已经很低,但“咋就上不去呢”?于先生说,他经常这样自言自语地问自己。目前,他的账户已亏损37%,“拿着闹心,割肉可惜,整宿整宿睡不好觉”。

  商报点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让炒股毁了自己的健康。

  基民

  除割肉赎回还能咋办

  如今,所有原因都已不能掩盖基民收益不如意甚至大幅亏损的现状,基民的担忧、赎回意愿越来越强烈。日前,对基民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多达60%的基民今年以来亏损10%以上,只有不足10%的基民获得了正收益,基民亏损比例高达85%。34%的基民选择赎回基金。数据显示,近六成基民表示赎回的主要原因是基金大幅亏损,正如基民刘女士所说:“本希望赚钱的,但亏了,且不见回暖的迹象,我除了割肉赎回还能咋办?”

  刘女士去年高高兴兴地斥资20万元买了一只当时表现非常好的股票型基金,可短短8个月时间,亏损已近3万元,还不算手续费等杂项支出。她把亏损怪罪到了银行理财师的头上。她说,“都是客户经理惹的祸,他们为了赚取手续费、赚奖金,忽悠我买基金。早知会亏,我就干脆存定期储蓄了!”

  商报点评:与其抱怨,不如寻找一个好的点位止损。

  期民

  为筹保证金愁白了头

  相对于股民和基民,期民承受的压力更大。股市如果不幸被套,最后一招是拿着不动。不过在期货市场这招不灵,杠杆交易、双向交易、到期交割、T+0等条件限制决定了期货的特殊性,它的风险更大。

  至目前,股指期货推出已有一年多时间。有数据显示,逾七成期指投资者都是亏损的。有十几年股市经验的周先生目前陷入股指期货市场难以自拔,不是沉沦,而是不甘心亏光。他说:“以前从来都没有想到,股指期货原来这么难玩。”4月中旬以来,由于股指跳水迅猛,空单价格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不被平仓,只好一次次追加保证金。目前,他的不甘心已经让他把手头闲钱悉数投了进去,但市场仍未止住下跌势头,也就是说,他的保证金还要不断地补充。近日,他通过信用卡透支、跟亲朋好友借、申请信用贷款等追加着保证金,苦苦支撑。他说:“真是一夜愁白了头。”

  商报点评:投资者一定要先考虑风险再考虑收益,孤注一掷不可取。

  证券分析师

  提心吊胆怕成“黑嘴”

  与一线的投资者相比,后方的“服务人员”在弱市中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海通证券分析师王伟就自嘲地说:“熊市是分析师的坟墓。”

  翻开今年各大券商报告,基本上没有人能预料到今年会这么差,而看错小盘股和题材股行情的更是大有人在。于是,各券商的点位分析和十大金股等报告纷纷成为市场冷嘲热讽的对象。在记者采访时,分析师们对此也颇为委屈。

  目前,虽然有了股指期货,但因参与者有限,国内的股票市场仍是以唱多为主。一方面只有做多才能盈利;另一方面,分析师也要顾及公司客户的需要,为了迎合买方和上市公司的利益,他们即使感到了风险,但依然要唱多,所以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牛市中,分析师纷纷成了“金手指”;但到熊市时,又全部沦为“黑嘴”之列。

  今年,上证综指攀上3000点的时候,投资者情绪还都比较稳定,但4月中下旬市场突然大跌,分析师也跟着成了投资者的众矢之的。随后,宝安石墨烯门、绿大地造假门等更是使分析师面临诚信危机。

  商报点评:投资业最大的财富就是信任,信任危机需要分析师们共同努力解决。

  公募基金经理

  排名如梦魇如影随形

  基金赚钱时,投资者尚能认可基金经理的辛苦;但一旦亏钱,“基民就会翻出你所有芝麻绿豆的事情,把你祖宗十八代骂个透”。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

  在外人看来,基金经理职位体面,待遇丰厚。但这些美好的表象下,是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焦虑、神经衰弱成为基金经理的普遍现象。据记者了解,长期以来,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让不少人年纪轻轻就开始秃顶,一夜间斑秃时有发生。同时,因长期久坐不运动、饮食也不正常,身体各项机能都会受到影响。从2009年始,基金业内相继传出一系列噩耗,杨骏、孙延群、文鸣、缪建兴、严仁明等多位基金业人士已相继英年早逝。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他下班或放假时,只想睡觉,对此,老婆孩子抱怨不已。对基金经理来说,几乎每天都在考试,因为排名就像梦魇一般如影随形。“特别是行情不好的时候,很怕比别人亏得多,有时睡觉都会因为梦到排名落后而惊醒。”他说。

  商报点评:不必过分看重排名。扪心自问,只要真把基民的钱当成自己的就行。

  私募大佬

  压力大难谈生活质量

  日前,私募基金上海金麟投资的董事长吴盛因病去世,年仅40岁。据说,其死因也与长期的工作压力有关。由此可见,私募基金领域的压力也并不比公募基金来得轻松。

  私募基金也面临业绩排名压力的问题。今年的股票市场,私募基金业的一致评价――不是一般难做。那么,亏损后就会面临几个“问责”的问题。一是客户的追问;二是面临清盘的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近40只阳光私募产品清盘。另有66只私募基金,单位净值跌破0.8元接近清盘线,净值跌破0.7元的达到19只。在这波下跌中,众多一度坚挺的私募大佬也没能扛住,石波、吕俊、罗伟广、刘迅、童第轶等纷纷倒下,损失惨重。

  只有赚钱,才能拿到分成。在业绩压力下,私募大佬们的生活难谈质量。一位在上海工作的私募基金老总,家里的事情基本顾及不上,他每天收盘后都会给妻子打电话,“汇报”一天的成败,借以平稳心情和舒缓郁闷。长期下来,夫妻之间的话题只剩下股票,沟通少了很多。

  商报点评:失去了家庭的天伦之乐,金钱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字号: T | T | T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4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