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现金流紧缺,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一场股权质押盛宴。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年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数量累计超千亿股,市值超过万亿元。按目前市场平均约四折的质押率测算,这类股权质押的融资需求和市场容量将超过4000亿元。
这个爆发式增长的股权质押市场,引得各类机构“虎视眈眈”。根据证券时报记者粗略统计,上述超千亿股的股权有近九成质押给了银行和信托。而随着证券公司、担保公司纷纷加入到围猎的阵营中,他们联手演绎了搭伙构筑资金池求财的新型模式。
股权质押盛宴
近年来,股权质押业务不仅讨得了上市公司的好,也让信托公司、商业银行看到了新的盈利空间。尤其是在去年剧烈波动的市场行情中,股权质押类信托产品取代私募证券型信托产品,成为了收益“明星”。
实际上,随着上市公司对资金的饥渴度加大,股权质押市场在紧缩环境中也迎来了逐年爆发式增长。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全年共有1257.78亿上市公司股份被质押,其中不少公司的股份是被质押了数十次以上,这在以往是较为少见的。据了解,去年股份质押股价大多在10元以上,如果以其最低价10元测算,其质押的股份市值已经超过万亿元。
目前,限售股的质押率约为20%~30%,流通股的质押率也不过35%~50%,而质押率超过50%的产品已基本绝迹。因此,如果以市场平均约四折的质押率测算,股票质押的融资需求和市场容量将超过4000亿元。
这给参与该市场的中介机构送上了一个大蛋糕。
其中,银行、信托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两者合计受让了九成左右股份的质押。以通过信托公司渠道质押为例,其成本多为年息12%左右,信托产品投资者获得的收益约为8%~10%,剩下的收益则由信托公司与渠道分享。
“银行获得的是托管费,券商也会利用手中上市公司资源,通过介绍项目获得中介费,一般能拿到质押总额的2个点左右。”中投证券相关人士介绍道。
另据了解,担保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对产品进行担保,获得(含项目中介费)担保费,总额大概会占到质押总额的2%。
四路机构搭伙求财
在此之下,围猎盛宴的机构之间也开始倾力合作,并演变出多种新型模式。其中,有部分券商联合银行正在谋划设立股权质押投资的资金池。
据了解,这类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设立投资于股权质押的信托产品,然后募集投资股权质押产品的资金以构筑资金池,进而寻找股权质押项目,再由投资顾问进行项目审核和尽职调查、放款。
在上述模式中,参与者分别为券商、信托、担保、银行,各方都想借得对方一把东风,做大股权质押的蛋糕。
这四类金融机构的合作方式为:当有股权质押项目需要融资时,由券商和担保公司同时作为投资顾问发行信托产品,并且担保公司为信托产品的本金提供担保进行增信,让产品可以顺利进入银行的资产池。然后银行资产池与银行自有资金池去对接,使银行成为信托产品的资金池募集方。
这类股权质押产品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点:放款周期和融资成本。
据了解,目前可以做股权质押的主要渠道为传统信托产品和银行贷款,其中,信托产品是以批发销售为主,须通过券商、第三方理财等机构去销售,资金成本较高,且销售周期较长;而银行贷款渠道的融资成本接近9%,且受限制比较多,如房地产、ST公司、创业板等公司并不能参与,审批周期也比较长。
“相较传统模式,这种四方合作的产品模式优势是可以利用银行的资金池,对应我们的资产池,单一资金直接对接,实现成本低、放款周期快。”中海信达担保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运营项目各显神通
对比传统模式中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单线联系,在这种模式中,券商和担保公司的加入无疑是一个创新。
券商首先作为主要投资顾问角色对项目进行审核和尽职调查,发挥资金投资决策作用,依托所托管的上市公司股票资源优势,不仅发挥项目中介作用,担任财务顾问角色,也作为上市公司股票的最终托管方,做大其经纪业务。
而担保公司则为上述产品本金提供担保,为信托产品增信,使之顺利在银行渠道销售。同时担保公司参与后期的风控,属于第二投资顾问角色。如果担保公司自身有质地优良的股权质押项目,亦会以旗下投资公司的名义担任财务顾问角色。
据了解,这类产品收益分成包括:信托费、担保费、银行资金池成本、证券公司财务顾问费、最终项目介绍人所得财务顾问费等。
这其中,担保公司有时也会充当中介,先联系好上市公司,在谈好费率后随即介绍给券商。合作过程中,担保公司需要签订的协议包括:和融资方签订的保密协议,和中介签订的居间人协议,和券商签订的保密协议,和信托签订的保证合同,和信托签订的第二投资顾问合同。
“保密协议里会对券商有约束,也会把利润分配谈好。”中海信达担保公司上述人士表示。
四路机构搭伙筑“池”围猎股权质押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数据揭密:每日主力建仓分析(2.1)
·数据揭密:每日主力建仓分析(2.2)
·数据揭密:每日主力建仓分析(1.31)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1月31日)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2月1日)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1月30日)
·3亿大单抢筹97只业绩翻番股 四机构再抛1股
·一月份股基平均下跌2.01% 还是没跑赢大盘
·数据揭密:每日主力建仓分析(2.2)
·数据揭密:每日主力建仓分析(1.31)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1月31日)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2月1日)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1月30日)
·3亿大单抢筹97只业绩翻番股 四机构再抛1股
·一月份股基平均下跌2.01% 还是没跑赢大盘
·一号文件剑指农业科技 大单狂扫5只涨停股
·节后资金首现净流入 五大利好力挺龙抬头
·1031家公司预喜 3亿大单抢筹97只业绩翻番股
·产业资本今年以来吸筹逾3亿股
·3亿大单抢筹97只业绩翻番股 四机构再抛1股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2月2日)
·京投银泰业绩低迷 或遭王亚伟亏损减持
·一月份股基平均下跌2.01% 还是没跑赢大盘
·节后资金首现净流入 五大利好力挺龙抬头
·1031家公司预喜 3亿大单抢筹97只业绩翻番股
·产业资本今年以来吸筹逾3亿股
·3亿大单抢筹97只业绩翻番股 四机构再抛1股
·机构重仓股统计(截至2月2日)
·京投银泰业绩低迷 或遭王亚伟亏损减持
·一月份股基平均下跌2.01% 还是没跑赢大盘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