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需不振的持续, 3月外贸或将迎来又一个单月逆差,但逆差额或较上月大幅收窄。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这也将是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在一年内有两个月出现逆差。
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由于进口增速大幅高于出口,我国贸易逆差高达314.9亿美元,创9年来最高。2009年3月,中国出现了6年来首次月度外贸逆差74亿美元。2010年2月,中国再现月度贸易逆差73亿美元。
4月3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披露,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据初步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约为8.4%,CPI增速约为3.5%。
但是持续不振的外需可能拖累3月出口,并导致出现本年度第二个单月逆差。从博鳌现场来看,全球政经领袖们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欧美经济的前景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不确定性。根据标准普尔的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将缓慢复苏,欧盟的经济增速预计为-0.5%。
先行数据已经开始显现苗头。从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情况看,3月前三周运输市场货量稳中有升,但整体升幅不大。欧洲航线货量总体不足,未见减少也无实质增长;地中海航线货量表现平淡;北美航线稳中有升,在涨价消息的刺激下,提前出货较明显;澳新航线货量有所上升;日本航线货量基本持稳。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据此判断,3月出口额较上月可能有显著改善,但弱于去年同期。
而进口可能将同比微弱上升。鲁政委解释说,除建材外,国内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企稳回升,显示终端需求回暖,得以支撑大宗商品进口需求。其次,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3月环比回升明显,显示贸易成交较前期旺盛。
鲁政委据此预测,3月出口同比增速将大幅回落至5.0%~9.0%,较2月大幅下行11.4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将大幅回落至8.5%~12.5%,较2月大幅回落29.1个百分点;贸易逆差将明显收窄,逆差为90亿美元左右。
交通银行的预测也显示了对出口的担忧。在发给《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报告中,交通银行预测,3月出口同比增速仅为0.6%。预计3月出口规模可能会回复到1530亿美元左右,仍明显低于去年年末1750亿左右的水平,整体逆差30亿美元。
而从今年全年来看,上述报告指出,目前发达国家除美国经济复苏趋于好转外,欧盟和日本的市场需求仍处于谷底,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也呈不断下滑的态势,出口外部环境趋于严峻。
高盛高华虽然较前两家机构稍微乐观,但也预测3月的贸易顺差将在零上下徘徊。
高盛高华中国经济学家宋宇预计,3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将为7.0%,基本持平于1~2月份的6.9%。而进口同比增速将从1~2月份的7.7%小幅降至7.0%。因此,贸易顺差可能在零附近徘徊。
出口形势不乐观,早已引起高层的注意。近来,决策层在多种场合密集表态,要严格执行力保出口的政策。
3月底4月初,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浙江主持召开华东七省市外贸形势座谈会时表示,要认真分析研判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从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入手,挖掘潜力,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今年进出口增长目标。要保持出口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落实好出口退税、贸易融资等各项政策,加大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的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
4月1日至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西钦州,福建泉州、莆田、福州等地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其间,温家宝指出,当前内需不足,出口成本上升,企业经营下行压力加大,我们必须认真面对:一是保持金融合理的流动性和融资规模。二是稳定出口政策。三是企业要努力开拓市场,千方百计降低经营成本。四是积极扩大进口,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
“从环比来看,3月份出口增速有所改善。我们的全球领先指数在以往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的出口增长趋势,最近半年多来,该指数持续加速上升(3月份的终值略有下降但并不影响总体趋势),因此我们预计中国的出口也将加速增长。”宋宇表示。
外需不振拖累出口 3月或再现单月逆差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3月PMI为53.1%创一年来新高 经济增长显现回
·全年经济增长“保八”无虞
·大幅度减税是当务之急
·去年国际收支继续“双顺差”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
·“营改增”宜全面铺开
·外需不振拖累出口 3月或再现单月逆差
·成都地税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全年经济增长“保八”无虞
·大幅度减税是当务之急
·去年国际收支继续“双顺差”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
·“营改增”宜全面铺开
·外需不振拖累出口 3月或再现单月逆差
·成都地税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流动性承压 降准窗口或在4月打开
·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不错的政策选择
·PMI数据反映当前经济冷暖并存
·成都地税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中国经济二季度有望企稳
·大幅度减税是当务之急
·“营改增”宜全面铺开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
·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不错的政策选择
·PMI数据反映当前经济冷暖并存
·成都地税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中国经济二季度有望企稳
·大幅度减税是当务之急
·“营改增”宜全面铺开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