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重启,月末持续收紧的资金面终于得以放缓,资金利率出现小幅下行。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尽管逆回购操作为日渐趋紧的资金面提供了喘息的空间,但鉴于7月初市场又将面临大量的准备金补缴,在大型银行分红、财政存款季节性增加以及公开市场到期量缩减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预计流动性承压的局面将贯穿整个7月上中旬。逆回购暂缓季末流动性困局
在市场流动性持续趋紧的大背景下,自上周起就有关于逆回购重启的消息传出。6月26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4.20%,交易量达950亿元。
此后,央行又于周四暂停了91天期正回购操作,并再度通过14天逆回购,向市场注水300亿元。
基于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为720亿元,则央行共锁定资金净投放1970亿元,较上周净投放560亿元大幅放量。此举充分表现出管理层缓解季末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局面,平抑不断高涨资金价格水平的意图。
中债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收盘,银行间回购利率终于暂时放缓了不断上攻的步伐,整体出现回落,其中隔夜利率下行明显,降幅达40.2个基点。
不仅如此,SHIBOR利率亦呈现出全线下行的态势,目前隔夜、7天、14天SHIBOR利率分别行至3.5483%、3.9250%和4.5450%的位置。
“央行动用逆回购施以援手,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流动性的‘燃眉之急’。”在华龙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牟治阳看来,鉴于以往的操作历史,为了稳定利率水平,央行必然在第一时间向市场输送流动性。资金利率短期难改向上趋势
“虽然央行祭出逆回购鼎力相助,可单从主要回购利率的走势看,资金紧张态势并未完全消除。”牟治阳指出,“毕竟,季末存款大增,意味着7月仍有大量补缴准备金的需要,届时资金面料将比现在更紧。”
不仅如此,7月份中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较6月将明显减少,第一周仅有370亿元,而月中银行还将迎来分红派息压力以及逆回购到期偿付等,这对本就紧张的资金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再看外汇占款方面,5月份单月外汇占款低位反弹,小幅增加234.31亿元,尽管扭转了4月份外汇占款单月净减少的局面,但净增量仍维持低位。
此前海关总署和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分别显示,5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达到18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4%;而FDI也升至92.3亿美元,为连续6个月以来的首次转正。两者相加近279亿美元,无疑有助于5月份外汇占款的回升。可需要指出的是,有券商测算,当月不可解释的外汇流出部分达到242亿美元,为连续两个月净流出。
来自招商证券的研究观点指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与外汇占款变动情况高度相关,预计6月新增外汇占款规模仍然较低,不排除再次出现净流出的可能,鉴于此,则央行很可能于7月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对冲资金缺口。7月上旬或迎“降准”时间窗口
事实上,市场资金利率前期大幅攀升,压力之大可能并非逆回购操作能够缓解,而当前宽松货币政策并未转向,故市场对于央行再次降准以保证资金面稳定的预期正不断升温。
“大家还是觉得降准在所难免。”国海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陈滢坦言,“央行如想稳定流动性,不仅需要公开市场的协助,更应在下周经济数据出炉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帮助缓解持续承压的资金面。而外汇占款仍处于地量、准备金缴款、财政存款还有银行分红等诸多不利因素都成为支撑市场预期降准的理由。”
陈滢表示:“7月上旬或将迎来降准的时间窗口。”
中金公司方面预计,7月1日公布的6月中采PMI会进一步走低,7月中上旬市场资金面也将重现紧张态势,同时,6月CPI和PPI双双显著下降几成定局。“我们判断,央行于7月再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降准能否兑现仍待经济数据指引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全球大行看贬中国经济
·人民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路径
·兴业银行预计6月CPI同比回落至2.2%
·汇丰:欧债危机加剧中国出口下行风险
·机构预计我国二季度GDP增速见底
·国际投行纷纷下调我国GDP预测
·人民币“大跌”之说没根据 升值趋势仍可期
·逆回购或将成为常态
·人民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路径
·兴业银行预计6月CPI同比回落至2.2%
·汇丰:欧债危机加剧中国出口下行风险
·机构预计我国二季度GDP增速见底
·国际投行纷纷下调我国GDP预测
·人民币“大跌”之说没根据 升值趋势仍可期
·逆回购或将成为常态
·“保七稳八”将成我国长期增长战略
·前5个月我国工业利润同比下降2.4%
·6月PMI预计高于荣枯线 下半年经济判断现分歧
·专家预计6月份CPI有望进入2时代
·交通银行:6月CPI同比将继续较大幅度回落
·二季度经济减速超预期 政策放松空间大
·公司治理原则普遍缺失
·中行预测:中国经济三季度“企稳回升”
·前5个月我国工业利润同比下降2.4%
·6月PMI预计高于荣枯线 下半年经济判断现分歧
·专家预计6月份CPI有望进入2时代
·交通银行:6月CPI同比将继续较大幅度回落
·二季度经济减速超预期 政策放松空间大
·公司治理原则普遍缺失
·中行预测:中国经济三季度“企稳回升”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