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3日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试图通过专项规划和督察,着力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路途变远、交通隐患、班额过大等突出问题。
这份意见稿,颇具现实意义。教育部就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向社会征求意见,并非无缘无故。其大背景是始于2001年的“撤点并校”行动。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口号下,教育部门曾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了“村村办学”的模式,对邻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过,当农村“撤点并校”撤并学校越来越多时,不少问题随之出现。
“撤点并校”确有整合教育资源的目标在其中,亦有单个自然村庄生源数量不断减少的实际背景,但“撤点并校”也制造出了新麻烦。如导致学生生活条件下降,一些孩子甚至因此辍学。最为突出的,是变迁社会中的农村校车困局。此前,在农村校车运营中出了不少事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些事故甚至酿成惨剧,使得农村校车问题一时间为舆论所聚焦。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观察,现在回过头去看当年一哄而上的“撤点并校”行动,多少显得有些过于激进。或者可以这样说,决策者当时过于重视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却忽略了可能衍生出的问题。有些地方,不管条件上是不是适合整合,也随大流,先整合再说,更是人为造成了伤害。农村孩子上学路途变远,上学路上发生的一些故事,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令人感伤的图景。
应该说,教育部的这份意见稿,确实是在看到了诸多问题之后的一种纠正。根据意见稿的精神,农村已撤并学校有必要的话或可恢复;如若多数家长反对,学校将不得强行撤并,如此等等。原本较为刚性的政策有了弹性的空间。这种弹性的存在,正是对过去政策的反思与纠偏。
我们欢迎这样的反思与纠正。一项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若出现漏洞,就要及时补漏,必要时候,还须废除。这并不是说,当年“撤点并校”之举就没有意义,也不等于说其出发点就是错的,而实在是因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在政策效果与衍生问题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平衡。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能放纵经不起检验的政策。
政府公共治理的目标是满足广大社会民众的实际需要。公共政策则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显然,在政府治理过程中,公共政策不可或缺,其制定、执行以及后期的评估与调整,是对公共权力机构的考验。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属于教育领域的公共政策。透过“撤点并校”行动以及衍生的问题可以看出,公共政策在制定阶段,必须充分倾听民众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大量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增加科学性,优化民主决策的机制,实现政策选择的“帕累托改善”,甚至“帕累托最优”,以使公共政策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造福于民。
进而言之,倘若公共政策在公布之后,或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有所偏颇,此时合宜的态度,不是轻率地指责批评者,或刻意回避与隐瞒问题,而是反思自身,知错能改,及时倾听民意,并修补政策漏洞。对于权力机构而言,坦然认错并不丢人,真正麻烦的是固执己见,缺少反思精神。
有些公共政策的制定,背后则是有利益在作怪。公共政策被局部利益或私人利益所绑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制定政策者有反思精神,似乎显得过于书生气。当然,这也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欢迎“撤点并校”政策的反思与纠偏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谭雅玲:经济硬着陆是价值体系的弱化和潜能
·人民币将面临更严峻挑战
·刘煜辉:中国经济波动过渡到长期层面
·经济放缓重创港口吞吐量 下半年或稳步回暖
·屈宏斌:经济增速或很快开始反弹
·工信部报告称下半年工业经济或增长10.7%
·银行业息差回落料成定局 结构性调整或为答案
·姚树洁:中国房地产是泡沫无疑但无从刺破
·人民币将面临更严峻挑战
·刘煜辉:中国经济波动过渡到长期层面
·经济放缓重创港口吞吐量 下半年或稳步回暖
·屈宏斌:经济增速或很快开始反弹
·工信部报告称下半年工业经济或增长10.7%
·银行业息差回落料成定局 结构性调整或为答案
·姚树洁:中国房地产是泡沫无疑但无从刺破
·当前通缩风险不大
·过于发达的金融体系害了浙江
·利率市场化突破口或是大额存款利率
·屈宏斌:经济增速或很快开始反弹
·谭雅玲:经济硬着陆是价值体系的弱化和潜能
·姚树洁:中国房地产是泡沫无疑但无从刺破
·刘煜辉:中国经济波动过渡到长期层面
·银行业息差回落料成定局 结构性调整或为答案
·过于发达的金融体系害了浙江
·利率市场化突破口或是大额存款利率
·屈宏斌:经济增速或很快开始反弹
·谭雅玲:经济硬着陆是价值体系的弱化和潜能
·姚树洁:中国房地产是泡沫无疑但无从刺破
·刘煜辉:中国经济波动过渡到长期层面
·银行业息差回落料成定局 结构性调整或为答案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