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很多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长期下降通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对于“人口红利”的拐点效应是否会造成经济增速大幅下滑这个问题,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持乐观的态度。他认为,虽然数据指标显示我国“人口红利”将在2013年左右出现拐点,但在六大有利因素的支撑下,中国经济并不悲观。
李迅雷指出,我国综合生育率低于均衡人口生育率水平,也低于美国和印度等国,导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从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人口抚养比两个指标看,我国“人口红利”将在2013年左右出现拐点。
但李迅雷同时指出,存在“人口红利”的国家未必经济增速就高,而我国“人口红利”出现向下拐点也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会出现大幅下降。其理由在于有六大有利因素。
第一,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将非常平缓。据世界银行预计,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到达峰值后缓慢、温和下降,即拐点将是一个圆弧顶。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较2015年的峰值仅下降0.7%左右,而且比2010年仍会增加1800万人左右。
其二,不同年龄结构劳动人口供需格局不同。具体表现为:25-34岁劳动力近10年呈现净减少;25-44岁劳动力供不应求,45-64岁劳动力供大于求;低端劳动力短缺,中高端略过剩。
其三,我国的劳动力参与率提高还有空间。农村劳动力潜在供给能力还很强大。
第四,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率提高,助推经济增长。
第五,勤劳也是一种“人口红利”。
第六,几种变相延长“人口红利”的措施在酝酿当中。这可能包括: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延长退休年龄方案以及增加劳动力流动性等措施。
李迅雷:人口红利拐点未必拖累经济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不应放任地方政府刺激经济
·央行2200亿逆回购规模创新高
·央行祭出天量逆回购 浇冷短期降准预期
·降息并未使实体经济减负
·周小川:不排除任何货币工具的使用
·标普报告:中国有可能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中国经济拐点最核心标志为储蓄率
·楼市新政看8月数据脸色 首要目标防止房价反
·央行2200亿逆回购规模创新高
·央行祭出天量逆回购 浇冷短期降准预期
·降息并未使实体经济减负
·周小川:不排除任何货币工具的使用
·标普报告:中国有可能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中国经济拐点最核心标志为储蓄率
·楼市新政看8月数据脸色 首要目标防止房价反
·打破户籍藩篱 区域协调发展是关键
·积极应对老龄化 扩大“银发消费”市场
·警惕地方投资冲动带来新一轮产能过剩
·纠结中的央行货币政策选择
·城镇化将是未来投资最主要的部分
·中国应加快各部门数据整合
·标普报告:中国有可能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周小川:不排除任何货币工具的使用
·积极应对老龄化 扩大“银发消费”市场
·警惕地方投资冲动带来新一轮产能过剩
·纠结中的央行货币政策选择
·城镇化将是未来投资最主要的部分
·中国应加快各部门数据整合
·标普报告:中国有可能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周小川:不排除任何货币工具的使用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