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宏观数据 >> 正文
抑制投资冲动 发展消费型经济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2年12月19日 05:16 上海商报 
  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这样的会议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中国的经济走势。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国际形势作出了整体判断,认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同时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地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现在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明,主要经济体所面临的经济危机依然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扩大出口,以外向型经济模式拉动经济的增长,不仅会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短兵相接,而且更重要的是,将会导致中国经济深深地陷入到世界经济的泥潭之中。中国经济必须保持与世界经济的有效联系,但是中国经济必须学会“独善其身”。

  这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依赖投资拉动,外贸出口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些年来,中央政府一直在试图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将中国投资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化为消费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中国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手中,而政府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习惯于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普通居民虽然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对未来收入的悲观预期,使得人们不愿意或者不敢增加消费。当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投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消费经济时代。

  制约中国居民消费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中国居民在住房、医疗、教育方面支出比例远远超过许多国家,中国居民承担了本来应该由政府承担的支出,这就使得中国居民可支配的消费收入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今后要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可是,如果不尽快解决我国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现象,人为地制造消费的增长点,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居民的福利,透支中国居民的未来。所以,必须尽一切可能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公共产品所带来的各种福利,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放心地进行消费,中国的消费型经济才能真正变为现实。

  其次,中国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严重阻碍了中国消费型经济的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的价格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表面上来看,我国95%以上的价格彻底放开,但是由于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存在垄断现象,因此,中国居民在消费的过程中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代价。现在中国一些最基本的消费品价格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这是一种极端不正常的现象。它说明我国的价格改革尚未真正完成。一些提供基本消费品的企业,借助于特殊的价格机制获取暴利,而普通的中国居民则不得不为之付出更高的代价。当前中国居民在金融服务、电信服务、石油化工服务方面,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不是因为中国居民的平均收入高于发达国家,而是因为中国实行了不合理的政府定价。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扩大中国居民的消费规模,必须尽快调整我国行业垄断价格。

  第三,中国独特的工资制度使得中国的消费经济缺乏后劲。建国以后很长时间,中国实行的是低工资、低福利的政策,工资只能维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福利条件。近些年来,中国在工资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从整体来看,这些探索基本不成功。现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大力推行的所谓结构工资制度,完全照抄照搬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计件工资和工资福利标准,人为地拉大了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使中国的工资制度成为扩大贫富差距的制度,而不是充满人性化的制度。如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尽快改弦更张,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设计中国的工资制度,那么要想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来的信息非常丰富,但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思路非常清晰。笔者认为,现在的核心问题是,要进一步调整公共财政预算,控制政府财政预算分配权力,防止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演化成为新一轮的投资政策。事实证明并且将继续证明,如果不能有效地抑制政府的投资冲动,那么要想发展消费型经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字号: T | T | T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4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