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眼睁睁看着上市公司高管、机构通过定增,折价购买上市公司股票 ,羡慕不已,在去年底今年初的时候,还出现了上市公司高管扎堆“承包”定增的局面。
这是一块与小散无缘的一块大肥肉,可如今机会来了,一大批定增股跌破了增发价,这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感谢上一轮暴跌,就像巴菲特所说“我们不喜欢熊市,但喜欢熊市带来的低价格。”
跌破增发价的定增股一度被认为是市场的一个价值洼地,不仅意味着中小投资者可以以低于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的价格买到更便宜的股票,而且不受定向增发锁定期限(多为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部分为36个月)限制。
据证券时报股市大数据新媒体平台“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9日,今年以来已实施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共375家,其中股价跌破定增发行价的有55家,占比约14.67%。这55家公司中,主板27家,中小板18家,创业板10家。其中折价幅度排名居前的分别是万顺股份折价55.18%;富瑞特装折价54.76%;石化机械折价4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