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喻:对于今年上半年来之不易的经济形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的是“油门”的作用——为经济回暖注入强劲动力;而对于短时间内激增的信贷——半年内贷款新增7.4万亿元,实体经济似难完全消化掉。这时,股市和楼市就起到了“减震器”的作用。
先来看股市。央行二季度的城市储户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居民拥有股票景气指数为52.3%,大幅高于上季的18.6%,居民对股票市场回升的信心在增强。中登公司的统计数据也验证了央行的调查:截至7月份第三周,沪深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从399627户涨至484799户,创下自2008年1月份第三个交易周以来的近18个月新高。
上面两组数据互为佐证,我们可以试着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财富效应开始显现的股市已经吸纳了大量的资金,包括储蓄资金和幻化了形式的信贷资金。
再来看楼市。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3.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4%,增幅比今年一季度提高24.7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505元,同比增长9.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5.8个百分点。同时,从今年6月份居民户贷款增加的构成看,中长期贷款增加5955亿元,占当月居民户贷款的56%还要多。这其中大多数是房贷。
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稳步回升,今后将着力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对于通胀,央行的判断是“未来‘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通胀预期有所显现”。支持央行这一判断的四个理由之一是信贷激增造成流动性持续宽裕。
那么,该如何平衡货币政策、股市、楼市和通胀预期呢?
金融主管部门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已经多次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房贷政策也没有进行调整。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说今年一季度以来的政策着力点在于刺激经济,那么下半年的政策侧重点就将是稳定——保持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经济贷款需求增加的幅度会比较大。未来,货币信贷将主要投向新建投资项目、正在建设的投资项目后续贷款需求、房地产市场资金需求。
但相比于上半年,货币信贷放缓是必然的(其中资本市场融资也会部分分流贷款压力)。这是因为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贷款将挤占票据融资空间,一些建设项目储存的部分项目资金会释放出来,资本充足率下降较快和风险管理加强对银行业持续快速投放信贷资金产生一定约束。
因此,平衡货币政策、股市、楼市和通胀预期的核心是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体方法则是优化信贷结构、促进贷款均衡投放,严禁资金流入股市,使其真正进入实体经济。预防通胀则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对货币政策实行动态微调,将信贷资金引向“三农”、中西部地区和保民生、促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