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不具备转向条件
从环比数据 来看,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加速上升的趋势已经比较明确。7月份,央行 采取了温和的流动性回收和窗口指导措施,显示管理 层已经着手准备退出当前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高盛高华证券认为,三季度GDP数据 可能会为管理层启动取消宽松政策的进程提供足够依据,并预计四季度商业 银行 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50个基点,到2010年底前进一步上调150个基点,回到2008年中时的高位。
而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向《红周刊》表示,国内货币政策目前处在中性观察期,判断的依据是在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两个调整工具已经缺席了8个月;而且在国内外经济恢复仍有很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央行 动用重型武器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央行在今年剩下的几个月时间里还会多看少动,在2010年4月份前应该不会调整存贷款 基准利率。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8月21日发布的报告对上述观点提供了数据 支持,表示中国GDP回暖趋势正在逐步加强,预计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约8.5%,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分别同比下降1.3%和7.9%,可见中国仍处于轻度通缩,货币政策不具备转向条件。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也向记者表示,近期不会出现重大政策转向。原因是:
第一,政府希望看到民间消费 和投资加速来平衡经济增长,但是年初以来中国出口下降了21.9%,对就业率和居民收入增长产生不利影响,限制了国内消费 的增长;
第二,尽管新增贷款 和货币供应量强劲增长,但通货膨胀仍不十分令人担忧。因为工业企业非满负荷运营,还存在一定的产出缺口,所以CPI和PPI分别连续6个月和8个月处于通缩;同时,大宗商品进口成本同比仍然低于2008年的水平,这有助于物价下降;
第三,尽管股市及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加剧了人们对于潜在资产泡沫的担忧,但由于私营企业与居民领域复苏尚未成熟,因此决策者采取的举措可能仅限于针对泡沫初期的行业而非宏观性政策;
最后,2009年下半年银行 贷款预计将缓和,但是出现支持经济活动的资金短缺可能性不大。预计银行 将利用1万多亿元人民币、即将到期的短期贷款,来满足新的中长期贷款需求。
10万亿是央行的心理关口
在上半年信贷 极其宽松的情况下,下半年央行又将发出多少信贷 ?东方证券报告判断“保八”在客观上仍需要一定程度的信贷 支持,央行会尽力将今年的贷款量控制在10万亿以内,这就要求下半年的银行信贷不超过2.5万亿。同时,上半年与下半年的信贷比大致是74:26。这与近几年上、下半年信贷7:3的格局是非常接近的。
而董先安乐观地预计,随着8月底、9月初信贷数据明朗化,市场信心将大幅提升。另外考虑到新开工项目后期对资金的需求庞大,因此2010年全年的信贷仍有可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从流动性的角度看,真实利率大幅度降低,全球货币环境宽松的局面中短期不会改变,这意味着资金的机会成本很低,而中国经济复苏比较快,所以大量资金配置在中国市场的趋势不会改变。
经济二次探底很难出现
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解读成为近期市场出现波动的原因。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生产和出口增速低于市场预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也是市场看法分歧较大的数据之一。因此市场对于宏观的经济是否二次探底也再起争议。
中金公司报告表示,7月份的新开工面积下降带有浓重的季节性因素,因此不能过分解读这种“下降”。从绝对量上来看,今年7月份新开工面积环比明显下降,但6月份的新开工面积显得异常的高。从年初至今的均值来看,今年的月均新开工面积与2007年基本持平。而工业增加值和7月PMI也均呈现反季节性地强劲,表明基本面向好的趋势依然在延续。
联合证券研究员陈勇判断“二次探底”的条件是:导致经济强劲回升的刺激政策力度快速减弱直至退出,同时内生性增长力量没有明显起色。但目前来看这两个条件都不成立。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和新开工项目规模巨大,决定了投资增长将在高位,国内消费和出口的增长是一个确定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