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 月1 日发布调查数据,1 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PMI)为55.8%,低于上月0.8 个百分点。同日,汇丰集团发布数据,1 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达到57.4%,高于上月的56.1%,并继续创出有调查记录以来的新高。
研究结论
1 月份PMI 预示着至少在短期内,中国经济仍会快速扩张。一方面,尽管本月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指数有所回落,但仍明显高于50%的分界线,而且不低于05 到07 年间各月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汇丰指数创有记录以来新高,都表明至少短期内,经济扩张的步伐依然会很快。
两个指数背离的原因可能是二者在采样方面存在的不同,我们维持对出口增长较为乐观的预期。两个指数总体出现背离的情形是在09 年5 月份,当时也是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指数出现小幅回落,而汇丰的指数明显上升;在过去的两个月,两个指数的个别重要分项指数间也不断出现背离的情形,特别是出口订单指数方面,汇丰的指数创出新高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指数回落。本月两个指数中分项指数的背离主要表现在生产、订单指数方面。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生产指数为60.5%,比上月回落0.9 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9.9%,低于上月1.1 个百分点;而汇丰制的造业产量指数连续第10 个月上升,并且创有记录以来第2 大升幅,新订单量创有记录以来的最快增速。在出口订单方面,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0.6 个百分点,而汇丰的出口订单增幅接近调查历史最高记录。我们在分析上两个月数据时就指出,两个指数之间变动方向的不一致,可能反映了二者在采样方面的不同,即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采样倾向于国有大企业,而汇丰的采样倾向于中小企业。由于沿海中小企业生产、订单增长与出口更为密切,因此在出口复苏有所加快的背景下,汇丰指数的变化就更乐观一些,同时也表明汇丰的出口订单指数对出口的预示作用可能更强一些,过去两个月的事实也表明这一点。
对于出口,我们坚持原来的看法,即在海外经济继续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10 年的出口会有比较好的增长,其中一季度总体的增速可能会达到23%左右。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继续明显上升,预示着PPI 环比上涨的压力不断加大。
1 月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购进价格指数为68.5%,高于上月1.8 个百分点,并连续三个月明显提高,创下2008 年8 月以来新高;而汇丰的中国制造业产品价格也继续上升,而且本月提价幅度是08 年7 月以来最大的,这可能预示着PPI 环比上涨的压力又继续加大。
东方证券:2010年1月份PMI分析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备战通胀 需打通成本传导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谨慎看待峰谷落
·1月份PMI回落暴露两大问题
·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存疑 资产泡沫或继续
·从美国国情咨文看中国影响力
·从“数据恐惧症”到“结构机会”
·龚方雄:复苏阶段过热过紧都会伤害中国经济
·美国货币政策转向或早于市场预期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谨慎看待峰谷落
·1月份PMI回落暴露两大问题
·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存疑 资产泡沫或继续
·从美国国情咨文看中国影响力
·从“数据恐惧症”到“结构机会”
·龚方雄:复苏阶段过热过紧都会伤害中国经济
·美国货币政策转向或早于市场预期
·全球经济复苏有赖中国改革
·申银万国:2010年1月份主要经济数据预测
·OECD:今年中国经济将两位数增长
·新华社分析报告:2010年出口不宜高估
·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低 调控或前紧后松
·李岱:调结构关键是有效增加总需求
·刘涛:人民币汇率今年注定多事之秋
·金融改革需彰显大国战略
·申银万国:2010年1月份主要经济数据预测
·OECD:今年中国经济将两位数增长
·新华社分析报告:2010年出口不宜高估
·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低 调控或前紧后松
·李岱:调结构关键是有效增加总需求
·刘涛:人民币汇率今年注定多事之秋
·金融改革需彰显大国战略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