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新股数据 >> 正文
农行光大IPO均不见境外战略投资者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0年08月10日 08:48 证券日报 
  中资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套路”有变

  □ 本报记者 吴婷婷

  光大银行IPO启动在即,其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均为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而之前顺利上市的农业银行除引入全国社保基金外,也没有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此,有业界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备受市场关注的两家银行IPO均不见境外战略投资者身影,这意味着肇始于多年前的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套路”或被改写。

  减持套现 获利不菲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初衷是为克服中资银行的“技术性不足”。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彼时,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控制、金融创新以及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相比显然先天不足。

  为此,银监会2006年初颁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强制规定,组建股份制银行必须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发起人股东中应当包括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

  这一规定曾引起业内的争论,是否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已成为必要。2006年12月末,银监会对上述规定进行了修改,变为“发起人股东中应当包括合格的战略投资者”,删除了“境外”二字。

  而在金融危机中外资机构大规模减持中国银行股套现,使得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质疑再次喧嚣。

  2008年次贷危机突然爆发并肆虐全球,国际金融机构纷纷陷入财务危机,资金面吃紧。2008年底,瑞银集团在禁售期满的第二天悉数抛出其持有的34亿股中国银行H股股票,套现约8亿美元。两周之后,苏格兰皇家银行也以1.71港元每股的低价悉数出售其所持有的108.09亿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约24亿美元。

  这引起了市场对境外战略投资者集中大规模减持中资银行股票的担忧,而这只是刺激市场神经的减持的开始。

  2009年美国银行分两次减持了建设银行H股股票,合计减持191.32亿股H股,套现资金高达787.8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10.95%。2009年4月28日德国安联集团在部分股权解禁当日就减持了32.16亿股工商银行H股股票,套现124.14亿港元。同日,美国运通公司减持了6.38亿股工商银行H股股票,套现24.63亿港元。

  随后,6月高盛出售了30.3亿股中国工商银行H股股票,套现19.1亿美元。戏剧的是,在一个月之前,高盛还声称不会减持。数据显示,暂时延缓出售的一个月内,高盛集团所持有的这部分工商银行股票价值已经上涨约27%,延迟一月出售使得高盛多获利近30亿港元。

  至此, 2004-2005年中国银行业大改革时各家银行引进的这些外资战略投资者们,撤退迹象明显。而未来一两年内,中国银行股仍将面临外资减持压力。

  在引进境外投资者的几年间,低廉的入股价格使得外资已从中国银行股掘走大筒金。例如,在2009年5月12日的减持中,美国银行出手价格为4.2港元,而建行在香港的公开发行价格是每股2.35港元,此前出售给美国银行的价格仅为每股1.19元。

  因此,就有关于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过程中是否贱卖、股权转让价格是否偏低、金融安全是否受到威胁的争论。

  合作交流 影响深远

  硬币总有两面

  业内人士表示,在外资机构攫取中国金融股暴利的同时,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引入境外投资者对于推动国内商业银行改制,并顺利实现上市发挥了一定作用。

  交通银行在香港挂牌首日的收盘价就超出招股价14%,公开发售部分获得了205倍的超额认购。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香港上市也得到了市场高度热捧。工商银行A+H同步公开发行上市,创下了数十个在全球资本市场范围内的“第一”和“首例”。

  时任KPMG中国区企业财务部主管高铭达就曾评论,中国银行业引入境外投资者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中国银行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公司治理,这实际上是在给它们的IPO“背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内商业银行治理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业务层面,中资银行在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境外资本同时,签订一系列合作条款和技术援助协议,这对中资银行的业务创新、经营水平有很大促进作用。

  以建行为例,美国银行与建设银行的合作范围及合作层次,就超出了当初签署的战略协议规划内容。美国银行在风险管理、信息技术、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个人银行业务以及全球资金服务等领域向建设银行提供技术协助。在合作的几年中,借助美国银行的平台向境外客户提供服务.尤其是通过收购美银(亚洲),更进一步加快了建设银行国际化的步伐。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收藏到 博采 百度】【推荐】【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5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