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普及互联网安全金融知识活动
818出国网 您的出国智囊团
抄底欧洲 “黄金居留权”限额认购
10大翻倍金股,您看我就送
海通证券日前对年内加息的概率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年内加息的概率较低,其依据是基本面、利率调整、政策基调等方面。
基本面不支持加息
从货币政策目标和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看,加息要综合考虑价格、增长和短期资本流动。而目前的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随着总需求逐步回落,必然短期影响到均衡产出水平。海通证券认为经济下滑趋势不改,底部在2011年的上半年。总需求回落使得总需求曲线内移,产出缺口缩小,一定程度上减弱当前物价上涨的压力。综合考虑到翘尾因素正在不断弱化,预计今年3季度CPI到达峰值后逐步回落。外围经济利率普遍较低,内外利差已经较高。也就是说基本面不支持加息。
降息未到位加息不大
从本轮利率调整的逻辑看,刺激需求时期为避免商业银行惜贷,央行在保证一定利差的同时,下调存款利率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底部(理论应该降到更低)。使银行经营有成本压力,推动其开展业务,释放信贷。即本来降息就没有到达理想水平,故当前也没有必要加息。
从理论上看,泰勒准则提供了利率调整的参考方法,我国利率水平(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的整体趋势基本与泰勒准则相符,当前根据泰勒准则及我国经济基本面模拟的利率基准水平正在下降,而当前利率同泰勒准则模拟的利率差也在减小。
政策基调未倾向加息
从政策基调来看,当前总需求回落,若是加息显然不利于经济增速保持平稳增长,与政策基调背道而驰。从经验上来看,2.25%是标准的维稳利率。一般是经济过热时由2.25%逐步上调,软着陆后快速回调。
由此,海通证券判断年内加息概率较低。
链接
经济过热
伴随物价上涨致加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仅经历了三轮加息周期,加息往往在经济过热出现苗头,通胀启动的起点。第一轮在1993年两次加息,第二轮在2003年10月一次小幅加息,第三轮始于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止共八次加息。
第一轮是,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同比增速在60%左右,物价维持在两位数并有可能继续上升。央行在1993年5月份和7月份分别将一年存款利率大幅上调了1.62%和1.8%。
第二轮是,从2003年开始,经济再次开始过热,CPI一度冲到5.2%。央行2004年10月份才将利率从1.98%的上调至2.25%,并一直保持到2006年8月份。
第三轮从2006年8月份开始,央行连续加息至2007年底的4.14%。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速达12.7%和14.2%。央行新一轮加息意在回收需求,防止物价快速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