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海外出现了中国不应再是“发展中国家”的声音。针对这一热点,新华社记者近日专访了摩根大通、美银美林、瑞银集团、高盛集团和巴克莱银行5家主要国际投资银行的中国业务负责人或中国经济研究主管。在采访中,这些行业专家的共识是:重新界定中国“发达国家”性质还为时过早。中国虽经济成就显著,但更应着眼长远,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莫为虚名遮望眼
摩根大通亚洲区投资银行副主席兼中国投行首席执行官方方认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这是中国多年改革开放、艰苦积累的结果。但无论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资源保有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产业结构差距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重要的在于民众可支配收入、消费能力,以及国家在资源配置、改善民生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实际具备的能力和财力。这是一个国家真正实力的表现。”方方说。
在美银美林中国区主席刘二飞看来,经济总量提升固然可喜,但中国更应保持清醒头脑。“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
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40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百名之外,位于一些拉美和非洲国家之后,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去甚远。这是刘二飞给出的注解。
“我们业界人士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即对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标准不能看经济总量,这一点没有异议。”高盛亚洲中国经济学家乔红的观点也非常明确。她指出,从人均财富、增长基础、保障体系、创新能力等多个经济细项指标考察,中国除了在贸易开放度方面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之外,其他指标都在“发展中国家”的范畴内。
战胜危机赢声誉
对于中国的经济成就,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的表现,各位国际投行人士给予了高度评价。
“事实是最好的判定,中国的做法可圈可点。”摩根大通的方方在谈到中国政府应对金融的政策举措时这样说。他认为,在全球经济极其动荡的状态下,中国经济仍然能够实现较快增长,这和中国政府的决心和执行力密不可分。
美林的刘二飞则认为,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危机期间显示出了较强的宏观和区域经济调控能力,采取了比西方更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很多政策立竿见影。尤其是中国政府在集中和分配全国财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等方面具有很强能力和优势。“这一现象引起西方的反思,不少西方国家政府有时决策效率偏低,而在危机面前,不决策就是最大的失误。”
高盛的乔红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高盛分析团队的普遍观点是中国政府应对危机,调控经济的思路非常明确,中国比任何国家看得都要早,执行得都要快,力度都要大,是全球的典范。”她认为,中国出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中相当部分投向基建等领域是非常明智的,因为投资基建拉动经济的乘数效应明显。
风物长宜放眼量
接受采访的投行人士普遍认为,鉴于危机带来的冲击和经验教训,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日益提升,中国应更关注各类风险,推动结构性改革,谋求长远发展之道。
乔红指出,短期看,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在于需求可能下行。从外部环境看,美国经济处在长期的“去杠杆化”的过程中,欧洲方面财政压力较明显,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提供缓冲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长期看,中国如何解决人口红利因素下降、高储蓄以及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都是重大课题。
不过,乔红认为,中国政府在政策上仍有很大空间,比如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人口占比超过30%,而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平均在15%,中国生产效率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间。
巴克莱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常健也谈到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她说,虽然中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在过去几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近来欧美经济复苏出现反复,中国的外需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中长期看,中国除面临结构性改革问题外,还将面临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出现劳工荒,这一趋势将逐渐从沿海传递到内陆,并将从根本上影响中国经济。
方方则认为,中国经济短期面临复杂局面,一方面全球外围市场增长不振,另一方面国内通胀苗头也在不断出现。“我认为中国应该有自己清醒的看法,要对内对外同时进行判断,坚持既定政策路线。”
国际投行人士热议中国经济: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吗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交行:中国下半年加息概率不大
·是否加息 央行应明确表态
·从多个角度看年内加息概率
·楼市调控央媒动口部门袖手 当心辗碎民众信心
·如果楼市调控见效不大会有什么后果
·世行 IMF和世贸组织官员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
·低通胀时代短期难以重现
·国际投行人士热议中国经济:中国还是发展中
·是否加息 央行应明确表态
·从多个角度看年内加息概率
·楼市调控央媒动口部门袖手 当心辗碎民众信心
·如果楼市调控见效不大会有什么后果
·世行 IMF和世贸组织官员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
·低通胀时代短期难以重现
·国际投行人士热议中国经济:中国还是发展中
·适度通胀或成为政策选择
·是否加息 央行应明确表态
·如果楼市调控见效不大会有什么后果
·低通胀时代短期难以重现
·交行:中国下半年加息概率不大
·世行 IMF和世贸组织官员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
·楼市调控央媒动口部门袖手 当心辗碎民众信心
·从多个角度看年内加息概率
·是否加息 央行应明确表态
·如果楼市调控见效不大会有什么后果
·低通胀时代短期难以重现
·交行:中国下半年加息概率不大
·世行 IMF和世贸组织官员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
·楼市调控央媒动口部门袖手 当心辗碎民众信心
·从多个角度看年内加息概率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