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剑指通胀与资产泡沫
周二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对于此次意外加息,最主流的看法是为了对抗通货膨胀。尤其联系到此次加息的时间点正处于三季度宏观数据公布的前两天,以及“十二五”多次强调的“保民生”,更让这种猜测显得可信。
本周四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也证实了这种猜测,9月份的CPI创下23个月以来的最高值3.6%,前三季度的CPI也已经达到2.9%,接近年初制定的3%的全年通胀目标。“从加息的细节来看,央行此举意在改善存款负利率状况,管理通胀预期。细看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事实上呈现出非对称加息的特点: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贷款利率幅度。”宏源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邵宇分析道。
上海鑫狮投资有限公司的迈克?吴则对《红周刊》说,“这次加息主要针对的是房地产,房地产行业已经开始进入‘被双规’的流程——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路线办。”因为加息0.25个百分点,将增加房地产持有成本,进一步抑制潜在购房需求,尤其是以规避通胀预期为主要目的需求。
加息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中国进入下一个加息周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表示,“这次加息告诉市场一个信息,即国家现在非常重视通胀预期,要改变实际存款利率为负,争取把实际利率转变为正的这么一个政策取向。”他还表示,“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控制通胀预期的两难中,控制通胀预期‘难’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下降为次要方面。”
多家券商也英雄所见略同,认为中国开始进入加息周期。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明确表示,“加息应该继续”,他估计未来一年内,央行可能再加两次息,每次25个基点。国泰君安也表示,下次加息最晚将于2011年二季度启动。
加息,境内流动性更疯狂?
加息的目标就是收紧流动性! 从9月份的数据来看,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69.64万亿元,同比增长19.0%,主要原因是9月新增贷款超出预期,9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788亿元,前三季度的新增贷款6.3万亿,已经超过了年初制定的投放比例。因此央行于该信贷数据出台后六天宣布加息,收紧流动性的意图非常明显。
在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同时,热钱却汹涌而入。9月1日至10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上涨了1412个基点,升值幅度为2%左右。根据一般的热钱计算公式,外汇占款减去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便是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据央行公布的数据,9月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为2895.65亿元,创下今年1月份以来新高,而海关同日公布的9月份贸易顺差为168.8亿美元,较上月收窄。虽然FDI数据尚未公布,但据此可以推断,9月份境外资本短期流入压力明显加大。
通过加息能否收紧流动性呢?“对于流动性,加息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正效应指加息引起了贷款成本的增加,因此对流动性是收紧的;而负效应指加息可能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必然占用更多的外汇占款,央行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基础货币,这样就会部分对冲因为加息而收紧的流动性。”
加息是否会吸引更多的热钱?目前市场观点并没有达成一致。中国社科院张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在加息的同时,没有加强资本项目的监管,将可能导致新的一轮短期资本流入,他还预计,本轮热钱流入将会至少延续两个季度左右。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认为,加息能够平抑资本市场投机空间,有利于消退热钱。
消费,三驾马车的排头兵
“虽然前三季度GDP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这一方面是因为去年GDP增长前低后高的基数问题,另一方面,也表明调结构的力度正在显现出作用,因为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增长速度放缓,而工业增长放缓又主要是因为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的行业,所以这种回落是健康的、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未来出口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未来三个月出口仍将继续大幅回落,到12月份或者到明年初,出口增速完全有可能回落至10%以下的水平。”国泰君安证券也认为,考虑到去年的高基数效应,以及全球经济的放缓的负面影响,预计未来出口增速将持续大幅回落。
对于投资增长,国泰君安证券也不乐观。他们预计,总投资增速在2011年下半年企稳,而地产投资增速将持续回落。
从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可以看出消费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中将成为排头兵。作用将会越来越大。新华社发表文章强调,“面对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矛盾,扩大内需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国泰君安认为,收入增加与负利率的持续或将推动消费的持续增长。从三季度宏观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城镇居民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0.5%,农村居民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3.1%,较今年上半年累计增速都略有增加;而已经持续了八个月之久的负利率也有力地支撑了消费的增长。
加息预示抗通胀将成首要目标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10.6% 9月CPI创23个月新高
·上投摩根:加息不改A股上行轨迹
·胡晓辉:股指短期内维持强势态势可期
·宏观数据解读:GDP报喜难掩通胀之忧
·股市投资者对央行加息总体乐观
·3.0版上海已现雏形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6% 略低于预期
·文国庆:房价过高是央行加息的直接原因
·上投摩根:加息不改A股上行轨迹
·胡晓辉:股指短期内维持强势态势可期
·宏观数据解读:GDP报喜难掩通胀之忧
·股市投资者对央行加息总体乐观
·3.0版上海已现雏形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6% 略低于预期
·文国庆:房价过高是央行加息的直接原因
·李扬:出口拉动作用已难恢复到过去水平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向好的趋势进一步巩固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6% 略低于预期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10.6% 9月CPI创23个月新高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6%
·宏观数据解读:GDP报喜难掩通胀之忧
·央企9月利润1119亿 创年内新高
·3.0版上海已现雏形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向好的趋势进一步巩固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6% 略低于预期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10.6% 9月CPI创23个月新高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6%
·宏观数据解读:GDP报喜难掩通胀之忧
·央企9月利润1119亿 创年内新高
·3.0版上海已现雏形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