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宏观数据 >> 正文
夏斌:滥发票子救不了美国经济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0年11月25日 10:09     田丽 人民日报 
  为提振经济,创造就业,11月初,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了用6000亿美元收购长期国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在明年6月份之前平均每月收购750亿美元。

  这一政策一经推出便引来众多争论。那么,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否能激活美国经济?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

  危机为什么会爆发?

  长期低利率刺激巨大泡沫导致危机

  问:何为“量化宽松”?美国为什么推出此项政策?

  答:“量化宽松”,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美国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国利益,是一种“滥发票子”的行为。美国为何推出此项政策,原因在于美联储认为当前美国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用宽松的政策能缓解和解决高失业率的问题。

  人们在总结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时,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和巴塞尔委员会,都认为监管不力。我始终认为,监管只是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美国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是因为全球经济失衡。我认为失衡只是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失衡?失衡是国家相关政策执行的结果。

  危机为什么会爆发?是因为美国政府在本世纪初,对这一轮经济全球化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后,长期推行低利率政策,刺激了巨大泡沫,最后出现了危机,是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造成了世界性大危机。而客观的制度原因是,对主导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发行没有约束。

  “滥发”政策是否有效?

  光靠发货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问:这项政策能否改善美国目前的状况?

  答:目前,美国金融市场并不缺资金,主要问题是资金到不了美国的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银行体系中流动性很多,不敢贷给中小企业,所以失业率依然高企。失业率是一个结构问题,不是资金问题,因此光靠发票子解决不了问题。自危机爆发至今,美国央行资产已经从2007年的8000亿美元左右,攀升到现在的2.4万亿美元左右,银行体系内资金充裕,有大量的超额储备,但从去年三季度贷款几乎是负增长。

  所以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让本已弱势的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进一步走低。美元“滥发”政策是一场赌博,既救不了美国的当前经济,也说明美国政府包括一些学者不敢、不愿意向世界正视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对美国来说,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初可以理解,因为有1929年、1933年大危机的教训,刺激动作要及时。但是,如果做的太过分,就容易引起新的问题。因为光靠发货币是解决不了美国经济结构特征所决定的根本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最后的结局就是滞胀。尽管美国现在喜欢通货膨胀。但是当全球大宗商品真的涨起来,对美国国内物价肯定是有影响的。如果美国国内物价起来了,它的经济问题、失业问题就解决了?不见得!而且,如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比美国快,出口速度减弱了,就能相应解决美国的失业问题?也不见得。

  所以我们应该提醒美国国民,不要迁就,而是要认清美国两党为了政党选举目的而继续滥发货币,最终不仅不能彻底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而且是害了美元长期的地位,害了美国国民的长期利益。

  如何解决美国的问题?

  减军费卖黄金促进贸易平衡

  问:那么该如何解决美国的问题呢?

  答:实际上,美国要尽快解决“双赤字”问题,除了从长期看,要寻找新的增长领域之外,短期内,有这么三条可以做:

  一是进一步减少军费开支。美国在上个世纪的后50年内,庞大的军费开支对全球以及地缘政治的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现在应看到,美国国力在衰减,军费开支应适当缩减。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奥巴马在伊拉克问题上已开始做了。

  二是美国有8000多吨黄金储备,想筹集更多的复苏经济的资金,又不使美国财政赤字扩大,能否卖一点黄金?

  三是在促进贸易平衡上,奥巴马提出五年出口翻番,很多美国经济学家告诉我,根本不可能。但美国有比较先进的技术,产品是可以出口的,但现在又不出口,说是涉及到美国的安全问题。其实中美已建战略互信,美方应相信中国的和平崛起,可以适当放松一些技术出口限制。在这方面,美国国防部也在整理文件,哪些确实是和美国安全没有关系的,搞清楚了,多出口些,同样是有利于解决美国的失衡问题的。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收藏到 博采 百度】【推荐】【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5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