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宏观数据 >> 正文
新西部大开发分工到位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1年02月14日 16:56     尚前名 瞭望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果,关键在于政策落实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相关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已有相当地区、部门、单位按照要求将贯彻落实意见和政策实施细则按归口上报国家,并抄送国家发改委。”近日,本刊从权威信息源了解到,针对中央在2010年6月末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要求,决策层再出实招,已经根据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的职责,确定了相关重要政策措施的落实分工部署。

  据权威人士透露,分工部署涵盖的对象主要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工信部等40多个国家部委和政府职能部门,同时还涉及到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等近10家中央企业,对军队和武警有关部门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其目的,就是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因此,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把这项工作摆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整体工作中部署,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切实抓好各项贯彻落实。”

  按照高层要求,西部地区要把中央的决策部署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将西部大开发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纳入本地区相关规划,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确定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表。

  东中部地区要制定参与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具体落实意见,进一步提升对口帮扶、对口支援的深度和水平,支持企业、人才到西部地区创业发展。

  其他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加强对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指导,制定具体落实意见和政策实施细则、办法。

  上述权威人士透露,今后每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设想提供到国家发改委,并由其上报高层。

  部门机构总动员

  仅从分工部署涉及的部门单位来看,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几近“全国总动员”。

  一项任务需要多个部门单位共同合作落实,一个部门单位又同时肩负多项任务——谈及此次分工部署,权威人士表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工作繁杂,涉及面广。

  例如,在《意见》中,西部地区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被视为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工程而首先提及,其内容涵盖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多个方面,而且还涉及到出境通道;因此,仅此一项任务的落实,便需要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民用航空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外交部、国家旅游局等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

  再比如,对于推进西部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由于包括了工业、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因此,此项任务的落实责任便由发改委、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国家能源局、商务部和安全监管总局等多个部门共同承担。

  实际上,根据权威人士的介绍,除个别任务外,几乎所有重要政策措施的落实都依赖于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仅是国家机构和行政机关,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不少央企也将肩负重任。例如,在推进油气管道、电网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两大石油巨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央企都各自肩负着使命。

  “多部门共担责任可以集思广益,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同时也因为涉及部门多,政策衔接、联动紧密,相关配套政策涉及到的部门必须协调统一,否则很多政策就很难落实。”采访中,一位西部地区的地方官员向本刊记者表示,比如在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上,有的部门按西部政策办理,而其他相关部门不认可的话,相关政策就无法推行。

  这位官员认为,当各单位部门的责任分工确定后,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西部大开发涉及部门多,统一协调差”的问题,否则很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所有部门实施的政策措施最终必然会交集到基层单位和企业,政策之间相互矛盾的弊端就会显现,基层单位或企业就会无所适从。

  针对此种担忧,权威人士表示,为了防止政出多门和政策执行中的盲目性,这次分工部署再次强调国家发改委要承担好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的职责。在总共115项具体任务中,发改委领导或参与的项目超过了九成。

  不仅如此,还明确规定了每个分工项目的牵头单位和主要参加单位,职责分明,权责明确。

  科技助力产业发展

  建设成为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这是《意见》对未来西部产业发展提出的战略重点。依据这一新任务,西部将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关受访专家向本刊记者表示,西部地区的战略资源十分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的确是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基地。但是,如果只是将西部作为一个能源资源的供应基地,不但无法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削弱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能力。

  在他看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结构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和调整,各国科技创新的步伐更快,对先进技术的争夺更加激烈,对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地区无法再复制东部地区已经走过的依靠资源消耗和外部需求的传统发展模式。

  “因此,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必须有新的内涵,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拓宽西部开发的新路子。而这一过程中,科技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

  他建议,地处内陆的西部地区必须要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有所为有所不为,巩固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才能真正实现后发优势。

  对此,权威人士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落实西部产业发展多项任务的分工中,科技部门的任务很重。无论是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还是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基地,科技部都是重要的参与部门。”

  有统计显示,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科技部门采取政策推动、项目支持、对口支援、互动合作等方式,加强西部地区的科技工作,解决区域科技发展的重大共性问题,支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截至2010年初,在农业、能源、资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态环境、健康与安全、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科技部在西部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科技项目,累计安排经费114.8亿元。

  特别是针对西部地区各具特色的优势资源,科技部通过各类科技计划的接续支持和不断引导,推动解决从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到成果推广转化的一系列技术问题,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支撑的项目,创造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条件,培育和壮大了一批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支持西部地区建设了2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12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和信息产业等,对优化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这种趋势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上述权威人士强调。

  全方位财政支持

  “财政部可能是整个分工方案中,除发改委之外涉及项目最多的部门。”权威人士指出,国家财政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将加大支持力度。据他介绍,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区域生态治理,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建设民生,在绝大部分需要落实的政策措施背后,都能看到财政部的身影。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也曾明确表示,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央财政无论是转移支付,还是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都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

  据他介绍,过去十年,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总量超过4万亿元,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安排西部地区的总量达到8900亿元。而“十二五”期间还将继续向西部倾斜,如果以目前年均20%的增速,五年就将翻番。

  对此,权威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干预经济、调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手段。财政上的支持,相对于有限的有形资本投入对西部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政策支持不仅可以产生激活、放大全社会资本参与的“挤出”效应,而且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各创业主体的潜力,进一步实现更深更广的生产力解放。

  在他看来,强调财政政策的重要,也是基于东部发展成功经验的启迪和提示。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推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为让东部率先发展起来,中央政府给予一系列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财政税收政策,使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因此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根据《意见》,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中央财政性投资将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倾斜。

  实际上,早在新的分工部署出台之前,财政部就已经有所举动。在2010年西部大开发会议刚刚结束之际,陕西省政府与财政部在北京就签署了《共同推进关中经济区改革与发展备忘录》,从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特色基地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明确了各自任务。

  “当然,财政政策也要科学规范,要充分体现政府导向和调控作用,过多过滥的优惠政策,不但妨碍市场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会助长政策依赖偏好的负效应。”权威人士提醒。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收藏到 博采 百度】【推荐】【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4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