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港股理财收藏保险银行债券汽车地产视频路演博客微信论坛圈子直播商城
首页 >> 数据 >> 宏观数据 >> 正文
地方债多头统计数据相差数万亿 隐形债务是地雷
手机免费访问 www.cnfol.com 2011年07月07日 14:36     中国广播网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国家审计署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10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为84600多亿元。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则表示,审计署关于银行对地方贷款规模的数据可能少报了3.5万亿,并且不良贷款规模大于预期。而按照央行上月公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截至2010年年末,平台贷款规模的上限为14.4万亿元左右。此前被媒体广为引述的另一份数据来自银监会,同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规模约为9.1万亿元。

  渣打银行宏观分析师李炜认为,各家统计机构对地方融资平台、对于什么样背景的政府担保应当算入政府性的债务都没有清晰的定义,这就造成了统计口径上的差异。但是数万亿的误差是否仅仅是由口径差异导致?业内说法不一。

  值得关注的是,穆迪近日还在另一份报告中透露,上述审计可能没有将包括一些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纳入统计。有专家指出,这可能是构成统计结果出现差别的一个原因。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刚明指出,监管机构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是到县政府一级,县以下的乡、村等政府债务不纳入统计范围,这是构成统计差别的另一个原因。

  就在国家审计署披露了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后,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估计,中国银行体系的经济性不良贷款可能会达到总贷款的8%~12%,考虑到目前还没有解决地方债问题的明确计划,中国银行体系的信用展望可能会转为负面。

  财经评论家叶檀认为,此次地方债务的或有坏账率可能远远超过以往银行不良贷款的规模,考虑到银行不良贷款主要由银行间接融资,因此,中国银行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所受的负面冲击远远没有过去。这是银行业盲目迷信地方政府、大项目信用的结果,也是在信贷领域行政干预从未根绝的结果,更是中国银行业没有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的结果。

  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对此话题发表了观点。

  主持人:大家提到不同统计结构导致地方债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审计署报出的是10万亿元,央行是14.4万元,银监会的数字是9.1万亿。您觉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这几个数字中,哪一个统计数据更加准确、客观、可靠呢?

  马光远:地方债务的统计出现很大差异是非常正常的。地方政府非常复杂,地方融资平台不是唯一的主体,还有其他途径,间接性的债务,包括隐形债务都是存在的。所以,如果让一百个机构去统计中国的地方债务,结果都不一样。目前来看,这三个机构对地方债务的基本定义都不一样,国家审计署这次用的定义比较宽,但是人民银行的定义中,14.4万亿原里是贷款的概念,银监会也是贷款的概念。也就是现在无论是审计署还是人民银行、银监会的统计数字,定义不一样,统计的口径和范围也都不一样。比如审计署在统计的时候,统计了三级政府的债务,也就是说乡一级的地方债务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是以公司名义借的。事实上,各个机构统计时,应该由政府承担的债务可能没有包含在内。并不是说这三个数字在统计上不科学,但实事求是的讲,三个机构本身的统计数字肯定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我比较认可审计署的统计数字,但审计署的统计数字也没有将一些地方统计在内,包括乡级地方政府。但有这三个数字,比以前的糊涂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主持人:这种统计上的不明确,是不是也是地方债乱象的体现,预示着地方债的某些风险?

  马光远:在现有法制体系下,预算等方面都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是不能负债的。后来,地方政府通过间接的手段,建立了很多融资平台,形成了很多地方政府的债务。目前最大的风险就是审计署所说的“三个不规范”的问题。在目前融资主题繁多、举债手段五花八门的情况下,看得见的债务可以用一些办法、手段去预防。关键是看不见的隐形债务怎么样去预防?隐形债务是个地雷,这可能是未来解决地方债务时最大的风险。

  主持人:明确的危险反倒不是最可怕的。

  马光远:对。

  主持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占地方债的比例比较大,对于这个平台所带来的压力,业内有不同的态度。穆迪对此表示相当不乐观,认为由此造成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会加大,信用展望有可能会转为负面;但是券商出具的报告则认为平台贷款的风险可控。您怎么看这两个评级机构所带来的不同的意见?

  马光远:各个机构对于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在得结论的时候有不同的出发点,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我反对用“做空中国”等这些主观性比较强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穆迪的观点需要引起警惕,毕竟国家审计署的报告也表明银行贷款中地方债务达到40%以上,比例比较高。地方政府靠什么来还款?主要靠土地财政。目前在房地产调控的情况下,如果土地买卖上不去,意味着债务风险的上升。现在来看,未来几年是还款高峰期,地方政府如果没有别的还款来源,风险是比较大的。

  所以,目前最大的风险倒不是未来怎么样,而是可持续的地方债。因为债了借并不意味着以后不借了。如果以后要借,就必须找到一个可以持续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保证的机制。这一机制仅靠地方统计财政,是很危险的。未来风险究竟大不大?究竟会不会把中国银行再次拉下水?关键在于能不能下决心摆脱地方土地财政的依赖,如果摆脱不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风险是比较大的。如果能有一套解决方案,为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搞好实体经济,风险就不会很大。从整体规模上来讲问题不是很大,但结构性矛盾、隐形风险,需要重点关注。

  主持人:央行从今天开始进行今年年内的第三次加息,您觉得地方政府能否经得住这种加息潮的考验呢?

  马光远:我认为加息不是很大的问题。对于地方债务,我关注的重点,是可持续的、长期的风险。加息造成的最大压力在中小企业,不在地方政府。所以在加息的环境下,更多的应该关注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怎么样在公共政策上给中小企业一定的扶持和区别对待。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字号: T | T | T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焦点事件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声明,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20050010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31042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闽)字第091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2003-2024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