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新股询价机构中,基金公司是其中最大的群体之一。对于新股发行和询价,基金公司怎么看?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做法是什么?高报价的症结何在?对策是什么?为从一线真实提取样本,证券时报于2012年春节前开展了“基金参与新股询价业务现状调查”,共向全部69家基金公司中已发行产品的67家发放匿名问卷,由各公司投研负责人填写。
证券时报记者 李湉湉
在证券时报关于基金新股询价的问卷调查中,超半数基金公司表示2012年将减少询价;近三成公司认为报价流程的设计和管理过于粗放;在基金报高价的原因中,获取短期收益排在首位,有18.08%的公司选择“机构间投桃报李式的交易”,选择“人脉、人情”以及“股东券商背景带来压力”的占29.75%,占比近三成。
基金打新报高价原因:
近30%为获取短期收益
最有可能导致基金打新报高价的原因是哪些?调查显示,有29.55%的基金公司认为是“为了获取短期收益”,排名第一;20.45%的基金公司选择了“就是看好、高价吸筹”;选择机构间以投研支持、销售等换取“投桃报李”的交易占比18.08%;认为是“人脉、人情”的占17.35%;12.4%基金选择股东压力;其他原因2.17%。
新股发行价居高不下原因
制度原因排名症结之首
在对新股发行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选择中,排名第一的原因是“制度设计”,选项比例达28.30%;“企业、PE的圈钱、套现冲动”和 “投行超募冲动”并列第二,同样占比22.12%;“炒新传统使然”排在第四,有15.03%的基金公司选择了这一项;然后是“有的询价机构一边喊高、一边炒高”,占比8.91%;有3.52%的基金公司选择了其他,对于其他原因,基金公司给出的原因有市场投机氛围浓厚、公关等非公开方式等。
近三成基金公司认为
报价流程过于粗放
对于新股的报价流程,基金公司的最常用流程是“研究员给建议价,基金经理自行决定”,将该流程排在首位的基金公司有19家,占比47.5%;选择“研究员给建议价,基金经理超出报价幅度一定比例需要上报”的有15家,占比37.5%;“看不懂、很难估值的新行业、细分行业、轻资产行业坚决不碰”,把此选项排在最常见流程之首的基金公司约有7.5%;选择“按已上市公司行业平均市盈率给参考价格”的占比5%;最后是“按最近一段时间新股的平均市盈率参考新股定价”,占比2.5%。
对报价流程,基金公司认为最合理的流程是“研究员给建议价,基金经理超出报价幅度一定比例需要上报”,占比33.33%;紧随其后的是“按已上市公司行业平均市盈率给参考价格”、“研究员给建议价,基金经理自行决定”和“看不懂、很难估值的新行业、细分行业、轻资产行业坚决不碰”,分别占比20.29%、18.84%和15.94% 。
对于目前普遍的新股报价流程设计与管理,基金公司看法分化,有近三成认为报价流程过于粗放,五成基金公司认为适用。27.5%的受访基金公司认为“过于粗放”,5%认为“流于形式”,表示“合理良好”和“适用”的基金公司比例为17.5%和50%。
四成公司认为
做空机制可抑制高价
做空机制是否能成为抑制高价发行的对策?40%的受访基金公司认为“有效”,10%的基金公司认为“无效”,认为“不好判断”的比例高达50%。
2012年基金打新策略
超半数基金公司将减少询价
调查显示,降低新股询价力度是主流,在被问及2012年参与新股询价的力度时,有22家基金公司选择“降低”,占比55%;有40%的基金公司选择“保持不变”。值得注意的是,仅有2家基金公司选择加大,对照“报价区间的选择”问题会发现,这两家公司虽然加大了询价力度,但却一致选择报价在合理区间的下限,即坚持“多频次低价参与询价”策略。
90%的基金公司报价将相对谨慎。对于2012年的报价策略,有90%的基金公司采取不偏不倚的“相对谨慎”,“比较乐观”的报价策略仅占2.5%,表示会“极端保守”的占比为7.5%。
52.5%的基金公司选择报价格区间下限。在合理的报价区间内,选择“价格区间下限”的基金公司21家,占比52.5%,选择“价格区间的中线”有19家,占比47.5%,没有基金公司选择上限。
65%的基金公司将减少打新数量。对于2012年的新股申购策略,有1家基金公司表示会暂停打新,占比为2.5%,65%的受访基金公司选择“减少打新数量”,32.5%称“跟过去一样”。此外,有11家受访基金公司今年将采取网上作为主要打新方式,75%表示仍会选择网下作为打新的主要方式。
超七成基金
将选择性打新股
今后,基金公司在打新上是否会形成差异?比如有的基金公司决定不再对净值贡献率较小的新股投入投研力量、不打新股;有的只偏好某类新股;有的会继续在打新上投入较多投研力量,力求赚取相对确定的收益。对此问题,72.5%的基金公司认为会有差异,27.5%表示不好判断。
有观点认为,当前A股二级市场持续低迷的根源之一,是近年来的高价发行,一级市场没有给二级市场提供投资价值。对此,42.5%的基金公司表示赞同,2.5%表示反对,55%则认为“是重要因素,但非关键因素”。
基金合理报价能力
仍待提高
就目前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家数与行业细分情况而言,基金公司能在多大程度上对新股提出合理报价?
对此问题,基金公司的回答明显分化,高者认为能100%覆盖,低者认为能做到合理报价的仅有5%~10%,此外还有20%、30%、50%、70%、80%的答案,不一而足。有基金公司表示,借助外部研究资源,可以实现80%的合理报价,对成熟行业,可以做到100%;也有基金公司认为,合理报价与研究能力无关;还有基金公司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大家都很少考虑新股的“内在价值”,而一味地追求发行的“中价”,结果就是水涨船高。
过半私募会减少打新力度
75%私募选择网上打新
除67家基金公司,此次调查的问卷发放对象还包括30家阳光私募。调查显示,受访私募中75%表示,今年将主要以网上打新为主,超过3成私募会采取极端保守的报价策略,超半数的私募会减少参与打新的力度。
当被问及2012年参与新股询价的力度时,56.25%的受访私募表示将降低参与力度,43.75%表示会保持不变,没有私募选择加大打新询价力度。
同样谨慎的气氛也弥漫于其他问题的答案中。对于2012年的报价策略,没有私募选择“比较乐观”,31.25%的受访私募表示“极端保守”,另外68.75%认为应该相对谨慎。
12.5%的私募选择在2012年暂停新股申购,75%称会“减少打新数量”,12.5%表示会“跟过去一样”。
对于“二级市场持续低迷的根源之一,是近年来的高价发行,一级市场没有给二级市场提供投资价值”,仅18.75%的受访私募表示赞同,81.25%认为“是重要因素,但非关键因素”。
·数据调查·
55%减少新股询价是主流,有22家基金公司表示,今年参与新股询价的力度会降低,占比55%。
90%九成基金公司称,2012年将采取相对谨慎的新股报价策略。
53%在合理的报价区间内,21家基金公司选择价格区间下限,占比近53%。
73%超七成基金公司认为,要提高对询价机构的要求。
53%超五成的基金公司认为,基金报低价时曾被承销商要求撤单,这将导致报低价的机构被挤出询价体系,报高价的机构反而有生存空间。
43%四成多基金公司认为A股市场持续低迷的根源之一,是近年来的高价发行,一级市场没有给二级市场提供投资价值。
高报价人情因素近三成 超半数基金将减少询价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荣科科技拟发不超1700万股 2月8日网上申购
·创业板市场开启两年多已融资近两千亿元
·八大基金公司新股改革建议:严厉处罚业绩造
·龙年A股融资规模或下降 整体有望低于6000亿
·吉视传媒拟发不超2.8亿股 2月10日网上申购
·中交建拟发16亿股募资50亿元 2月15日申购
·上市首日全流通 减持资金立专户
·发改委:支持符合条件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
·创业板市场开启两年多已融资近两千亿元
·八大基金公司新股改革建议:严厉处罚业绩造
·龙年A股融资规模或下降 整体有望低于6000亿
·吉视传媒拟发不超2.8亿股 2月10日网上申购
·中交建拟发16亿股募资50亿元 2月15日申购
·上市首日全流通 减持资金立专户
·发改委:支持符合条件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
·询价机构高报价行为全息图首度解码
·去年21只新股询价机构不足30家 券商报价最活
·基金为何愿出高价打新股
·最离谱新股报价高出该股目前市价3.34倍
·新股三高揭秘:一场失衡的博弈
·新股发行改革期待八大制度创新
·基金建言九大对策化解新股三高
·朗玛信息重启IPO询价 下调估值区间
·去年21只新股询价机构不足30家 券商报价最活
·基金为何愿出高价打新股
·最离谱新股报价高出该股目前市价3.34倍
·新股三高揭秘:一场失衡的博弈
·新股发行改革期待八大制度创新
·基金建言九大对策化解新股三高
·朗玛信息重启IPO询价 下调估值区间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