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比较,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中国该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呢?
国际市场对一种货币的认可,其实质是以该国经济发展前景和金融体系稳定性的信心为基础的。从这个国际经验出发,中国也应该以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为基础,在金融体系完善和开放的过程中,逐步推进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融资结算中的跨境使用。到目前为止,中国官方并没有为人民币国际化设置明确的时间表,这体现出中国的决策者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务实态度和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稳步推进的战略。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继续动荡的环境下,稳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使用,应当说是这种务实策略的必然体现。
(二)从主要国际货币走过的“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的区域扩展顺序看,人民币下一步的使用地域范围会继续拓展
目前,人民币在中国周边的东盟成员国、中亚各国、蒙古和俄罗斯等国均广泛流通和使用,与中国发生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的境外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80个,而且中国香港地区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初具规模。可以说人民币已经基本完成了“周边化”,正处于“区域化”的起步阶段,但离成为能和美元、欧元等相比肩的“全球化”国际货币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三)从主要国际货币在功能演进的“结算货币-计价单位-价值储备”顺序看,人民币在货币职能上需要继续深化
其次人民币要逐步创造条件,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交易计价货币。这要求有相应的有效率、有深度的金融市场作为载体,不仅境内的人民币市场要相当成熟和开放,而且境外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要有充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境内外市场之间要有通畅的人民币双向流通渠道。这必然涉及到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因而应是和中国金融改革相配合在中长期逐步推进的。
而未来人民币只有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国际金融市场交易中广泛使用,且币值相对稳定、兑换相对自由,才可能会被更多国家广泛接纳为外汇储备货币。
首先,要不断完善和开放境内本土金融市场。这一方面要求境内金融市场层次体系较为健全,要有丰富的人民币产品种类、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和稳定安全的运行机制,这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等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求境内市场是较为开放的,能够和境外人民币市场进行双向流动,并能充分吸纳境外人民币资金流动,这又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程度紧密相关。
其次,要加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培育。在此基础上,通过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来发挥聚集和辐射作用,促进人民币在东南亚乃至更为广泛的国际范围内被接受和使用。
第三,要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要在目前经常项目结算和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渐进地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跨境双向流动渠道,促进人民币资金的跨境良性循环。
目前在IMF规定的40个资本项目中中国已经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项目完全或部分开放。只有约三分之一的资本项目,如对直接跨境证券投资、衍生品交易、短期外债等,仍存在有限试点、规模控制乃至完全限制等较为严格的管制。在人民币国际化平稳推进的进程中,逐步放松资本项目下的严格管制是可以预期的。未来资本项目开放应与各项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开展相结合,两者必然会呈现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的格局。
对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考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货币供应增速再探底 存准率仍有下调必要
·通胀回落的趋势并没变
·准备金率下调有待观察
·不同受众的感受为何差别大?
·CPI季节性反弹难改回落大势
·1月CPI超预期不改通胀回落趋势
·专家称物价水平反弹这种观点不成立
·1月CPI高增速不改全年下行趋势
·通胀回落的趋势并没变
·准备金率下调有待观察
·不同受众的感受为何差别大?
·CPI季节性反弹难改回落大势
·1月CPI超预期不改通胀回落趋势
·专家称物价水平反弹这种观点不成立
·1月CPI高增速不改全年下行趋势
·上海产业转型升级 需摆脱路径依赖
·中国可通过投资救援欧洲
·食品价格反弹不改通胀回落
·信贷增速锐减 各方解读不一
·央行货币政策放松态度或更趋谨慎
·货币供应增速再探底 存准率仍有下调必要
·CPI季节性反弹难改回落大势
·通胀回落的趋势并没变
·中国可通过投资救援欧洲
·食品价格反弹不改通胀回落
·信贷增速锐减 各方解读不一
·央行货币政策放松态度或更趋谨慎
·货币供应增速再探底 存准率仍有下调必要
·CPI季节性反弹难改回落大势
·通胀回落的趋势并没变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