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贷款增量非但未跨过万亿元的门槛,还同比减少。研究机构倾向认为,这是因为春节因素扰动,信贷扩张有望在2月份迎头赶上。然而,截至2月28日,四大行的新增贷款额度却让市场预期再度遇冷。
昨(1)日,山东财经大学(筹)区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导报特约评论员董彦岭等专家,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贷款增量同比减少,是银企双方对信贷谨慎选择导致的结果。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2月份的贷款增量会超过6000亿元。且他对全年的贷款增量保持乐观,甚至预计年内存准率至少要调降5次左右,降幅或达到2个百分点。
现实数据与预期差距大
公开数据显示,1月份贷款增加7381亿元,同比减少2882亿元。据Wind数据显示,研究机构对2月份新增贷款的预期均值为8015亿元。
然而据导报记者了解,截至2月28日,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贷款约1800亿元。根据以往四大行新增贷款约占全部金融机构的40%-45%的规律推算,整个银行体系的新增贷款数量约为4000亿元。但由于每个月的最后一日通常会出现贷款集中发放,因此预计2月份的新增贷款量约在5000亿元左右。
此前央行决定从2月24日起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4000亿元。然而,这一海量资金却并没有使银行的贷款量激增。
货币供需表现不活跃
董彦岭对此认为,贷款增加量小于市场预期,说明货币供需表现不太活跃。而因为市场预期存在多元化,可能有些预测是过于乐观的。另外,货币政策投放市场时也是会打折扣的。
他从今年宏观政策的角度分析认为,这体现了货币政策谨慎宽松的特点。他认为,“下调存准率也有‘试水’的性质。况且通胀在去年刚得到遏制,物价也还未回到通胀的基准线以下,政策不可能也不会将市场整个扭转,这也是为防止通胀出现反弹。”
据悉,长三角地区的企业票据直贴现利率已经由去年底的9%-10%降至目前的6%-7%,直接证明了企业贴现需求下降。
董彦岭从企业有效需求的角度分析认为,企业虽然呈现资金流动性紧张,但紧张的程度却分布不均。“大企业资金流充足;中小企业融资难,但又不可一概而论。若中小企业存在本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银行也是不会投放的。”
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保民也表示,“有些企业受市场不景气影响出现业绩下滑等现象,对贷款选择也会很慎重。”
两位专家都认为,国家对银行放贷方向的要求是投向实体经济,像炒作房地产和股市等是不被允许的。而银行暂时没有可替代的信贷投放领域,从而导致信贷增长乏力。
存准率调降或致贷款量增
“现在数据还没出来,谁也说不准。我分析,2月份的贷款增量会超过6000亿元。”鲁政委对导报记者乐观地表示,“今年平均每月的银行贷款增量应该会达到与去年持平的水平。”
他甚至预测年内存准率至少要下降5次左右,并表示这个数字并不大胆。他认为,此次下调存准率打开了未来持续多次下调的通道,但下调不等于特别宽松,短期没有降息可能。
2月份存准率下降0.5个百分点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降至20.5%,中小金融机构则调至17%。鲁政委认为,两类金融机构年内存准率或降到18.5%和15.5%。他将此比作市场企业发展的资金“源泉”。
刘保民也认为,未来半年存准率调整的空间是有的,因为有好多企业等待资金注入来救命,但会根据市场的情况而定。
董彦岭认为,“国家政策不能老在紧缩和宽松的框框里打转,民间资本需要正规的渠道来引导其投放,银行需设置不同层次的信贷,来满足市场上不同规模企业的资金需求。”
他同样认为存准率会下降,但比较保守,认为可能只是“微调”,“欧债危机的缓解和美国经济的复苏等国外经济现状,都会刺激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
存准率年内降幅或达2个百分点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
·PMI回升经济继续回 稳输入性通胀犹存
·摩根士丹利乔虹:货币政策放松应考虑全球因
·如何理解王岐山有关“草根金融”的表述
·工业节能重在发展循环经济
·渣打:中国货币政策或于二季度开始放松
·地方债扩大规模还欠火候
·金融保险业“营改增”难在哪儿?
·PMI回升经济继续回 稳输入性通胀犹存
·摩根士丹利乔虹:货币政策放松应考虑全球因
·如何理解王岐山有关“草根金融”的表述
·工业节能重在发展循环经济
·渣打:中国货币政策或于二季度开始放松
·地方债扩大规模还欠火候
·金融保险业“营改增”难在哪儿?
·2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1%
·PMI回升经济继续回 稳输入性通胀犹存
·央行周四正回购资金面重现宽松
·金融改革当务之急是三大基础性改革
·诺亚:中国债市至少还有3倍扩容空间
·渣打:中国货币政策或于二季度开始放松
·国际化进程加快个人人民币跨境汇款 深圳潜行
·工业节能重在发展循环经济
·PMI回升经济继续回 稳输入性通胀犹存
·央行周四正回购资金面重现宽松
·金融改革当务之急是三大基础性改革
·诺亚:中国债市至少还有3倍扩容空间
·渣打:中国货币政策或于二季度开始放松
·国际化进程加快个人人民币跨境汇款 深圳潜行
·工业节能重在发展循环经济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