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日前的表态显示将加强“三农”、县域经济、小微企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这种“定向宽松”政策不会改变货币投放总量,也不意味着今年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改变。专家同时建议,货币政策预调微调需谨慎,不应过度调整。
多个领域将受益“定向宽松”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央行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中实施“定向宽松”政策,主要是对制造业、服务业和小企业提供支持。他称,存款准备金率将是政策微调的工具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表示,相关部门对于涉农支农、中小、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一直在加大,接下来仍会是“定向宽松”的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今年涉农支农、县域经济等领域或继续受益。“从去年四季度后期,我们就发现货币针对几个领域定量投放,包括‘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支农涉农、中小微企业贷款等。”当前加强资金支持力度,或与加强春耕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相关。另外,此前的民间借贷问题、地方投融资平台问题等都需要相关部门出台对策。
针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空间,刘元春指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空间取决于未来资本流入状况、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状况等。如果未来大规模资金流入中国,则“降准”空间就会大幅减小;如果外汇占款同比下降的状况持续,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空间会较大。
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宜改变
刘元春认为,当前我国货币总量整体还处在偏紧至中性的范畴内。3月的货币投放仍是一个常态水平。而日前央行的表态也是在预调微调的范围之内,只是对传统的信贷投放节奏、结构有一个局部的调整。
他表示,以往货币政策大多均衡投放。“可能是由于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不太乐观,所以在投放节奏上作出调整,但是总量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他指出,货币政策的确应预调微调,但基调不会转向。未来的货币政策仍应稳健,过分宽松的流动性可能会导致资本流动格局逆转,大量热钱流入。
刘元春强调,不应主张政策的过度调整,应着眼于中长期改革措施的推进,短期则应相对平稳。目前经济已经明显出现反弹迹象,在此过程中过大幅度放松货币政策,有可能打乱市场自我复苏的节奏。
刘元春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整体取向要跟国际货币政策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节奏有所结合。“我们的政策正在进行放松性的预调和微调,实际上货币政策从去年11月就开始进行明显调整。”他认为,二季度经济有望筑底回升。
陈道富也认为,仍应坚持稳健货币政策。虽然考虑到外汇资金流动等因素,货币政策应增强灵活性、前瞻性,但最终仍应以稳健为第一前提。中国经济在短期内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相对变小,此时需要保证经济能够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定向宽松不改稳健基调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收入分配制度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
·发改委:物价温和上涨可以承受
·一季度出口增长7.6%来之不易
·稳定物价不能选择性约谈
·一季度经济增速三年新低 刺激政策出台预期升
·专家称汇率浮动有利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8.2%
·国务院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
·发改委:物价温和上涨可以承受
·一季度出口增长7.6%来之不易
·稳定物价不能选择性约谈
·一季度经济增速三年新低 刺激政策出台预期升
·专家称汇率浮动有利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8.2%
·国务院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
·二季度流动性或持续向好
·稳增长投资仍挑大梁 调控将延续稳中有松
·3月国企利润环比跳增32.2% 下滑态势现企稳迹
·降存准在预期之中
·速度效益型:粗放式发展之痛
·中国:降准可期
·财政和税收增幅下滑属正常回归
·国务院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
·稳增长投资仍挑大梁 调控将延续稳中有松
·3月国企利润环比跳增32.2% 下滑态势现企稳迹
·降存准在预期之中
·速度效益型:粗放式发展之痛
·中国:降准可期
·财政和税收增幅下滑属正常回归
·国务院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