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新闻: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789亿美元,仍是美国国债最大持有者;较1月末增持127亿美元,这也是我国连续两个月增持美国国债。在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预期增强的背景下,继续增持美国国债,该不该?
币种转换只为更稳妥
2月,中国再增持127亿美元美国国债。而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的美债投资始终维持减持态势——2011年7月至12 月间共减持美债1630亿美元,去年全年累计减持美债594亿美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以来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正在收窄,而仅2月份的增持金额,就远远高于一季度的整个9亿美元的经常项目顺差,在强调外汇储备多元化背景下,如此的数字特别让人费解。
对此,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127 亿美元增持规模不应该是净增持,而是调整了现有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将一部分欧元债券转换成美元债券。
“这种调整应该表明,至少在美欧两个经济体当中,对美国相对看好。”梅新育指出,欧元债券的偿还情况一定会和未来的经济增长相一致,以目前欧洲的增长情况来看,过多持有欧元债券风险较大。“而美国作为一个单一国家,与欧洲联盟形式相比,其决策的能力和应对的效率要强很多。”
小幅增持系看好美国经济复苏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表示,自去年7月以来,我国对美债投资始终维持减持态势。减持的操作,有债权到期售出或整合债权带来的减持,此外还有美国国内因素。
他分析说,此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较沉重的政府债务引发市场对中长期美元贬值的担忧,其国债利率走低和外储多元化的投资原则是我国减持美国国债的动因。而如今,相关因素正在发生变化,美国就业数据向好,也会弱化QE3的预期,当前经济复苏势头增强。由此看来,我国小幅增持美国国债是资产的正常配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军认为,中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是在全面考虑主要经济体未来经济前景下所作出的理性选择。
最近公布的美国经济的一系列数字,比如,消费者信心指数、零售销售额以及失业率等,都是相对比较好的,这反映出美国经济还是处在一个复苏的轨道之中。特别是对比欧洲的债务问题日益严峻,显然美国经济的前景是相对看好的,美国国债依旧是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投资标的。
债务货币化放大持债风险
美国国债真的是安全的资产吗?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的美国,负债几乎全部以美元计价,凭借 “美元本位制”不仅支撑其债务的国际循环,也能利用货币“估值效应”,通过债务货币化或变相贬值增加国民财富,但债权国的主权财富风险随着美国债务风险长期化、债务货币化而同步上升。
长期来看,美国债务海平面的继续升高以及债务货币化导致的美元贬值,让各国真实购买力和主权财富面临较大损失。长期的廉价美元和廉价资本将使得各国在失衡中越陷越深。
当前,尽管美国国债投资地位注定难以替代,但中国的外储资产流向不仅要考虑流动性、收益性,更要考虑战略性和前瞻性。中美两国之间的债权债务依赖关系必须被打破。
美债看似是安全资产,然而由于美国通过“债务货币化”削减债务的可能性很大,持有美债蕴藏的风险不可低估。从美国债务的削减经验看,“债务货币化”曾经屡次将美国从债务危机中拯救出来。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本质就是债务货币化。美国将“私人债务国家化”,然后将“国家债务国际化”,让别国为美国的危机买单。
今年上半年,为防止欧债危机的溢出效应以及拯救美国疲弱的房地产市场,美联储推出QE3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美联储量化宽松将卷土重来。因此,到了该思考中国如何扮演债权人角色的时候了。
美债是全球经济最大威胁之一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说,中国有句俗话,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本人相信,美国不会赖债。就像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说,美国没有必要赖债,他们印钞票就行了。但是真正到了一定程度,美国就可能连钞票也懒得印了,那怎么办?这就是个麻烦的问题。
在向松祚看来,美国把国债市场做得越来越大,别国就越是离不了它。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把美国的国债想象成是一个赌局,就像开了个赌场一样,全世界独此一家,不到这里赌,到哪儿去赌?当然国债不是一个赌场,毕竟还有收益。问题在于,美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物价在涨,全球的通胀在上升,买美国国债的实际收益率就很难得到保证。
向松祚认为,从长远看,美债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威胁之一。只有力争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对金融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才能摆脱美债的威胁。
QE3魅影隐现该不该增持美债?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收入分配制度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
·发改委:物价温和上涨可以承受
·一季度出口增长7.6%来之不易
·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8.2%
·国务院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
·一季度非金融类对外直投接近翻番
·3月国企利润环比跳增32.2% 下滑态势现企稳迹
·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5%
·发改委:物价温和上涨可以承受
·一季度出口增长7.6%来之不易
·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8.2%
·国务院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
·一季度非金融类对外直投接近翻番
·3月国企利润环比跳增32.2% 下滑态势现企稳迹
·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5%
·应急式“货币放水”须适度
·看多中国经济海外资金回流
·经济增速:下滑中还是筑底中?
·放松流动性方向已定 本月是否降准难料
·央行再放宽松信号 差别存准率或成常用手段
·货币政策定向宽松不改稳健基调
·二季度流动性或持续向好
·3月国企利润环比跳增32.2% 下滑态势现企稳迹
·看多中国经济海外资金回流
·经济增速:下滑中还是筑底中?
·放松流动性方向已定 本月是否降准难料
·央行再放宽松信号 差别存准率或成常用手段
·货币政策定向宽松不改稳健基调
·二季度流动性或持续向好
·3月国企利润环比跳增32.2% 下滑态势现企稳迹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