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12月初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事实上已经转入了新一轮的适度宽松周期,只是政策松动的速度和力度慢于和小于预期。
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继续放缓,今年2月第二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4月份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弱于预期,经济增长快速放缓至8.1%,应该是进一步松动货币政策的时机。不过,当时外部形势还较乐观,内部需求的放慢前景还不甚明朗,所以,央行没有采取全局性的宽松措施,而只是下调了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5月11日公布的4月份经济活动数据,包括工业生产、出口、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等进一步弱化,再次低于市场预期,加之欧债危机风险陡然上升,促使央行在数据公布的当天便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现在看来,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需求,都差于先前预期。
外部环境方面,法国的大选结果和希腊国会重新选举为欧债危机增添了新变量。法国新总统表示将重新考虑前段欧元区达成的财政协议,希腊更有反紧缩政策左派上台并退出欧元区的可能。尽管关于财政协议和希腊退出欧元区的最终结果如何,还需一些时间才能明朗,但今年欧洲经济将陷入比先前预期的更为深度的衰退,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中国的出口前景将更加黯淡,年初所定的今年10%的出口增长目标将难以达到。
内部需求方面,上一轮货币紧缩的滞后效应强于预期,加之新一轮政策宽松力度不大,且政策效应尚需时日体现,消费和投资的反弹也显得较预期为慢。4月份工业增加值仅同比增长9.3%,为2004年1月以来最低,可见形势比较严峻。
日前,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由此说明,适度加大政策宽松力度已成共识。依照宏观调控的逻辑,货币政策的下一步操作应该就是减息。不过,现在有两种减息——双边减息,或者单边减息。我认为,现在只具备单边减息的条件,而不具备双边减息的条件。而且,根据我国目前的利差水平,单边减息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这里的单边减息是指只减贷款利息,不减存款利息。
为什么说现在不具备双边减息的条件?很简单,现在我们仍是负利率。去年的CPI为5.4%,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负利率水平1.9个百分点。经常有媒体记者在看到月CPI低于3.5%时(如今年2月CPI3.2%、4月CPI为3.4%),就说负利率时代结束了,这是不准确的,一个是年率,另一个是月率,并不可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预期的年CPI为4%,尽管有可能做到,但仍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因此,现在并不具备减存款利率的条件。
为什么说单边减息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可能就在于有较大的利差空间;必要则体现在,单边减息有利于稳增长,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加快金融部门改革。数据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利差在国际间处于中上水平。但中国现阶段的特殊性在于,政府规定了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则几近放开,其实际利差处于较高水平。
这一分析告诉我们,中国的利差有着一定的缩小空间,因此,无论是在加息通道,还是在减息通道,都可以通过非对称加息或减息,即单边加存款利息,或单边减贷款利息,以缩小利差空间。
在目前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单边减息有着“一石多鸟”的功效:维持尽可能低的负利率水平,乃至最终实现正利率,以减少货币贬值给城乡居民带来的损失;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资金成本,使它们的经营环境有所改善,至少不再恶化;缩小利差水平,使利率更好地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给利率市场化改革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进而也将有助于金融部门的深化改革。
当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非对称加息或减息会使银行利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问题是,公共规制有责任控制高额垄断利润。根据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说其存在一定程度的寡头垄断,不应有太大争议。而且,如果中国的这几大国有银行不健忘的话,就应该明白,它们完全有责任通过非对称加息或减息,让利于民,回馈社会。
单边减息“一石多鸟”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济不缺内生性增长的动力储备
·中国应主动创造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
·透视航空“碳税”之争
·高层密集调研摸底进出口形势 保十压力或超预
·前四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
·5月汇丰PMI初值拐头向下 非对称降息呼声再起
·发改委新批多个机场建设项目 投资力度将加大
·中国经济不缺内生性增长的动力储备
·中国应主动创造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
·透视航空“碳税”之争
·高层密集调研摸底进出口形势 保十压力或超预
·前四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
·5月汇丰PMI初值拐头向下 非对称降息呼声再起
·发改委新批多个机场建设项目 投资力度将加大
·谨防民间资本变成“影子资本”
·增长乏力凸显国企改革需再深入
·2012年土地资产价格启动的触发条件
·用里根经济学应对中国经济滑坡
·全球需要艰难度过未来12个月
·宏观调控“点式加油”
·经济下滑超预期推升降息呼声
·前4月私营工业企业利润逆势同比涨超20%
·增长乏力凸显国企改革需再深入
·2012年土地资产价格启动的触发条件
·用里根经济学应对中国经济滑坡
·全球需要艰难度过未来12个月
·宏观调控“点式加油”
·经济下滑超预期推升降息呼声
·前4月私营工业企业利润逆势同比涨超20%
焦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