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始终坚持走开放经济发展的道路,并在加快经济全球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实质性措施,带来了贸易的爆炸式增长,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受益匪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机遇,并不是中国自己创造的,而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其跨国公司给中国创造的。其理由主要有,跨国公司基于成本、在全球进行产业配置等不同的动机,主动将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外包的方式发给其他国家。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抓住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但是,这也使得出口导向成为中国参与这一轮经济全球化主要的特征和方式。
随着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以往的发展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战略机遇期已经结束。面对未来,中国亟待启动新一轮的全球化战略,其特点应是在扩大内需的条件下,实施深度的全球化。换句话说,就是应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
总结来说,笔者认为,对迅速崛起的中国经济来说,世界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也没有改变中国仍然处于发展的黄金期的基本判断,它改变的是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基本格局,改变的是我们参与全球化的游戏的形式,改变的是我们利用资源和利用市场的方式。所以,全球化要有新的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出口导向,这是中国在新的经济增长背景下全面获取经济全球化第二波红利的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应主动创造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