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两周,央行通过连续逆回购舒缓了资金面“旱情”;然而,随着这些短期逆回购操作的密集到期,给公开市场造成了新的重压。在上周的降息过后,市场仍预期降准为时不远。
昨日,央行连续第三周在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操作,交易量500亿元,期限7天,中标利率3.30%,较上周四下行了50个基点。在公开市场操作历史上,连续三周逆回购实属罕见,彰显了央行维持资金面宽松的意图。
本周公开市场将迎来110亿元央票到期,以及570亿元正回购到期,同时共有逆回购到期1680亿元,则公开市场到期回笼1000亿元。在此次逆回购操作过后,本周距净投放仍相差至少500亿元资金缺口。
不仅如此,央行在上周二实施的1050亿元14天逆回购、上周四实施的400亿元14天逆回购将在下周到期,而昨日的500亿元7天逆回购亦将于下周二到期,如此算来,则下周累计高达1950亿元逆回购到期。
除了天量逆回购的密集到期,由于外汇占款流入的持续低迷与财政存款的季节性回升,加上商业银行补缴准备金与现金分红影响,近期资金面仍面临重重挑战。
“这么多的到期规模,除非再次动用逆回购,否则很难使资金面不出现紧张。”一位商业银行资金部研究员表示,短期资金面可能难以大幅放松,预计本周资金利率可能出现一定的震荡调整,公开市场料继续通过逆回购实现净投放。
兴业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员戈开元认为,虽然近期央行不断实施逆回购,以缓和银行间市场资金偏紧的局面,但待逆回购到期,将再次对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产生冲击。因此,一旦逆回购到期,不再滚动,央行继续降准的概率就较大。
在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俊郁看来,降息并不代表降准的节奏会降低,外汇占款等外部流动性长期疲软难以单靠公开市场予以支撑,降息难以取代降准的效果,预计7~8 月份依然有一次降准的可能性。
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增速大幅降至2.2%,其他各项数据亦维持低位。分析称,经济继续下行与通胀大幅回落,均有利于货币政策的继续宽松。
上周公开市场到期量为370亿元,央行通过逆回购共释放流动性1880亿元,当周实现净投放量2250亿元,为连续第五周净投放。
从货币市场表现来看,目前资金利率已经调整至相对宽松的状态。截至昨日收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继续全线回落,其中隔夜利率跌1.60个基点至2.3277%,7天利率跌3.00个基点至3.3142%;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昨日隔夜回购利率跌1.5个基点至2.339%,7天回购利率跌2.7个基点至3.335%。
逆回购密集到期 降准猜想挥之不去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市场警告二季度GDP或破八
·调息后存款要搬家吗?
·从央行意外降息到PMI库存之惑
·连续降息 地方银行称存款搬家效果渐显
·部分先行指标企稳回升 经济反弹力度或偏弱
·央行一个月内两次降息 百万贷款每月少还148
·央行连续降息实体经济能否回暖
·发展社会住房是解决穷人住房的根本出路
·调息后存款要搬家吗?
·从央行意外降息到PMI库存之惑
·连续降息 地方银行称存款搬家效果渐显
·部分先行指标企稳回升 经济反弹力度或偏弱
·央行一个月内两次降息 百万贷款每月少还148
·央行连续降息实体经济能否回暖
·发展社会住房是解决穷人住房的根本出路
·电信再度开放 民企触手难及
·战略收储将降低国外对中国稀土依赖
·“包装户”和制度缺陷是票据市场问题根源
·巴塞尔Ⅲ的相关要求在发展中国家缺乏适应性
·定价机制市场化比油价下调更可贵
·专家建议能源市场要鼓励开放和竞争
·制度化比提前表态更能稳定市场预期
·用人民币结算可提高中英贸易效率
·战略收储将降低国外对中国稀土依赖
·“包装户”和制度缺陷是票据市场问题根源
·巴塞尔Ⅲ的相关要求在发展中国家缺乏适应性
·定价机制市场化比油价下调更可贵
·专家建议能源市场要鼓励开放和竞争
·制度化比提前表态更能稳定市场预期
·用人民币结算可提高中英贸易效率
焦点事件